匯流新聞網記者林欣穎、王佐銘/台北報導
台灣電動車市場近年發展持續擴大,但若想要走出台灣,以現今台灣電動車龍頭G牌為主流的商業模式,恐怕很難在國際市場上生存,放眼國外排名前幾熱銷的電動車大廠Nissan、Renault、Tesla等,幾乎都是以充電式為主流發展,為何台灣電動車市場經營模式不能成功複製到國外?國內外電動車市場差異究竟在哪裡?充電式電動車為什麼更符合大規模發展需求?想要在電動車市場獲利真的有這麼難嗎?如果你對電動車產業有興趣,那你一定要知道國際電動車市場與我國電動車市場的差別,《CNEWS匯流新聞網》帶你一窺國內外電動車市場的秘辛。
歐美發展電動車革命、亞太區國家也跟進 政策規劃「10年內禁售燃油車」
雖然台灣電動車市場近幾年才慢慢崛起,至今透過共享機車服務和品牌經營成功在台灣市場建立起民眾對電動車的需求,業內人士指出,其實國外早在多年前就開始開發電動車市場這塊大餅,電動車市場之所以逐漸成為許多投資人感興趣的投資標的,除了因為燃油車對環境傷害大以外、石油能源也並非源源不絕的永久資源,歐美各國早在幾年前就陸續推出電動車革命,許多歐洲國家更制定了禁止販售燃油車時間表,政府並在期間內大力推動發展電動車政策,而後中國與印度也都跟上這波電動車革命潮,各自推出電動車化的新政策。
來看看歐美各國針對電動車革命推出的幾項時間表:法國環境部長表示,2040年以前法國將禁止銷售汽油或柴油車、挪威政府下令的時程是2025年前完成禁售目標、荷蘭政府同將目標訂在2025年、許多知名汽車大廠發源地德國則以2030年為目標,總地來說,歐盟各國大約以2050年前要成功禁售燃油車為目標,各國開始推動電動車補助、增加燃油車稅收等方式,促進電動車發展。
而亞太區電動車發展以行之有年的中國與印度其實也不斷在推動電動車政策,以中國為例,中國雖然沒有像歐美國家訂下哪一年開始得禁售燃油車,但確規範車廠在每年出售的車輛比例中,必須有一定程度的電動車或混合動力車,如果沒有達到標準,則會影響該車廠生產其他車款的配額,這也是促成歐美車廠開始大力發展電動車或混合動力車的原因之一,原先可以大量銷往的中國市場也轉而推動電動車,可見電動車和新能源發展是國際不可擋的趨勢。
國內外市場差異在哪裡?換電式電動車僅限台灣 國際市場多採用充電站
說到電動車市場的國內外差異,就要討論國內外對電動車的充電方式為何選擇大不同?業內人士指出,說到台灣電動車市場,相信大家公認目前G牌電動車居於領導地位,由於G牌優先在國內開發電動車市場,並選用「換電式」的方案提供給用戶,一方面也在政府政策補助下開始在台灣大量佈置換電站網絡,經營品牌形象,成功在台灣市場拿下高市佔率,而台灣民眾對電動車的能源印象也停留在換電式很方便的狀態。
但為何國外大廠特斯拉、福特、通用幾乎都選用充電式發展的電動車事業呢?光陽執行長柯俊斌受訪時曾表示,過去與BMW、福斯等大廠交流時,國外專家都對台灣電動車選用到換電站換電池一事非常驚訝,因為在歐美國家,天氣狀況變化大、地幅太廣等因素都造成換電站建立不易,除了成本太高、不符合實際使用效益外,國外專家也說明,由於部分地區治安不佳,過不了幾天很有可能電池就都會被偷竊或破壞,加上歐美市場電動汽車比電動機車大太多,電動車換電其實也不太符合實際使用,電動機車電池就已經這麼重,如果是電動汽車電池,若沒有機器輔助更是無法直接更換,因此歐美各國以成本與效益性考量後,幾乎都選擇充電式電動車作為發展主流。
國際電動車市場前景看好?凱恩能源:2021是轉折點 歐洲市場發展力道強
至於未來電動車市場前景如何?根據凱恩能源研究報告指出,綜觀全球各國政府幾乎都為了推動電動車產業發展,祭出優惠補助、提供發展經費申請、減稅措施等,進而推動電動車銷量持續上漲,以台灣2020年補助為例,如果消費者想購買Gogoro 3,車輛原價為69,980,但以在補助最多的基隆市、並符合汰舊換新購車為例,可以扣除7,000元的經濟部工業局補助、5,000元行政院環保署補助、地方政府環保局則可申請12,000補助,最後還可扣除CBS連動式煞車系統補助額1,000元,零零總總扣除下來,在基隆市汰舊換新購入Gogoro 3,竟然只需要44,980元,比市面上許多燃油車低價許多,也是推動民眾選擇電動車的主因。
凱恩能源則認為2021年時電動車市場需求將會大幅增加,而引發電動車需求市場的最主要原因,是中國與歐洲市場需求強勁的影響,歐洲部份因為降低碳排放量政策的嚴格執行,變向促進對電動車的需求,而觀察中國市場,雖然前陣子因為經濟受疫情影響導致電動車市場需求疲弱,但如今已大有改善。全球政府因應地球暖化,對汽車碳排放量制定更嚴格的標準,也成為電動車受各國政府推動發展的主要契機。
新聞照來源:unsplash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電動車大哉問3】快油電平權了?政府擬取消機車17%貨物稅 電動機車產業緊張了
【電動車大哉問4】七期環保燃油車與電動車的差異是什麼?你疑惑的這裡都有解!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