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為能源局局長游振偉,右為小水盟袐書長林福如。(CNEWS資料照)
匯流新聞網記者胡照鑫、羅偉哲、李新琳/台南報導
第四屆小水力發電產業發展論壇再度匯集各界集思廣益,經濟部能源局局長游振偉表示,今年發現參加人數越來越多,跨領域參與者也更多,面對政府宣示2050年要達到淨零碳排,台灣絕對不可能只靠風電跟光電,一定要有第三棒,可能就會是小水力發電或其他再生能源,相當很期待小水力發電能發展起來,大家都投入才能讓綠能發展更健全。
游振偉指出,連續參加三屆論壇,發現過去以環境與環保團體為主,現在有很多產業主動投入,整個基本盤越來越好。尤其去年小水力論壇疾呼躉購電價應該分級,因此能源局去年底討論躉購電價時就納入討論,今年就以2MW作為級距區分,正面回應產業需求。
相較於傳統水力發電,小水力是螞蟻雄兵的分散式水力發電建設,即發即用的優勢,對區域電力調度不會造成壓力,游振偉表示,期待接下台灣再生能源第三棒的角色,同時也會繼續聆聽產業發展的需要,制度上如果能做適當調整,對於小水力產業發展應該能發揮正面幫助。
「淨零碳排這件事,沒有人是局外人。」游振偉說,各部會都要參與,能源部門是推動低碳及無碳能源,到2050年如果想達到淨零,低碳及無碳能源將佔有重要地位,未來會持續把再生能源極大化,過渡期間將天然氣作為過渡能源,政府部門正在做總體盤點,相信可以擬出妥適的中長程規劃,因應2050年到來。
台灣小水力綠能產業聯盟袐書長林福如表示,聯盟今年三月成立,目前共有67名會員,目標是年底達到百名會員。他分享,看到越來越多業者願意投入小水力發電產業,像是以往農水署管理處的招標案,都會擔心沒有業者願意投標,現在發現都有三、四家業者參與投標,熱烈程度超乎過往印象。
除了目前積極開發的川流與管路發電,林福如指出,其實中低海拔還有很多小水力發電潛力點,以地形地貌跟台灣很像的日本來說,發現日本在海拔200到1000公尺的區域,自從311大地震之後,大量發展這個海拔高度的小水力發電,發電效率更佳,透過小型渠水堰的方式聚集能量;在台灣。可以使用橡皮壩創造更環保,也能排砂的渠水區,再利用高壓鋼管引水發電,發電效率可以超過8成,遠遠勝出平原地區的落差發電效果,值得發展。
林福如說,之前水利署跟農水署的小水力潛能相關研究集中在平原,現在希望將範圍擴及到中低海拔,納入更多山坡地,這些地方目前大多屬水保局管轄,若以現有攔沙壩設施來改善,利用可融入環境的設施,將為國內創造更多綠能。
新聞照來源:CNEWS資料照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