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屏東一學生登山團昨傍晚在台東浸水營古道遭虎頭蜂群攻擊,洪姓嚮導為保護學生反遭群蜂圍攻,背部有超過50處螫傷,今(23)日凌晨宣告不治。衛福部暨台北榮總臨床毒藥物諮詢中心統計過去20年資料,國內蜂螫傷人高峰集中在7月、8月、9月、10月四個月份,其中又以9月、10月是最高峰,專家提醒,一旦遇蜂攻擊,第一時間就是「逃」,遠離蜂巢領域,且到野外要避免「噴香水、鮮豔服飾、食物外露」以免吸引蜂群。
毒物中心是分析國內2001至2021年、總計611名因蜂螫傷通報至毒物中心的病人資料,結果顯示,蜜蜂和胡蜂螫傷主要發生在夏季和秋季,特別是每年9月份通報螫傷的人數達到最高峰。
毒物中心的研究也指出,蜂類螫傷可分為蜜蜂和胡蜂(俗稱虎頭蜂)螫傷。在通報的611位病人中,46人(7.5%)產生嚴重的中毒症狀甚或死亡,分別是29人嚴重症狀(4.7%)、17人死亡(2.8%)。且同時被越多隻蜂螫傷、被胡蜂螫傷、年齡較大者及身體多處部位被螫傷的病人,與蜂螫後是否產生嚴重中毒具有顯著的相關性。
台北榮總職業醫學及臨床毒物部主任楊振昌表示,今年蜂蟄案例還沒有明顯出現,目前高峰的9月、10月還沒到,而蜂類之所以在9月、10月會特別兇,其實是因為開始準備食物過冬、築巢等各項工作忙碌,導致攻擊性提高,特別容易被激怒。
一旦遇到蜂類攻擊,第一時間就是「逃」!楊振昌強調,若是遠遠已看到有蜂在巡邏,可以快步離開,若不幸已經遭到攻擊,更要加速逃離現場,因為蜂類有領域性,並不會一路狂追人,一般遠離約1、20公尺就可以逃離蜂巢範圍,但也有蜂種的領域長達100公尺。
楊振昌提醒,蜜蜂和胡蜂螫傷後可能引起全身性的毒性反應,包括過敏反應、凝血功能異常、橫紋肌溶解症、急性腎損傷和肝損傷等;而螫傷的數目越多,直接的毒性反應,如急性腎損傷、橫紋肌溶解症和急性肝損傷就越嚴重,而針對產生嚴重中毒症狀的病人,進行血漿交換術可能有助於增加存活率。
國內外研究顯示,若被胡蜂螫傷,螫傷數目一旦超過20處以上,就可能產生嚴重的中毒症狀甚至死亡,因此,事後就醫追蹤非常重要,一般觀察6小時,但情形嚴重者會拉長至12至24小時。
毒物中心建議,應避免塗抹香水、穿著鮮豔衣物,野餐食物也要收好;遇見蜜蜂和胡蜂在附近盤旋時,應迅速且安靜離開,以免驚擾蜂隻導致被蜂螫傷,或甚至引來蜜蜂或胡蜂群起而攻。如不幸遭受蜂螫時,在被螫傷後應盡速遠離蜂螫現場及取出螫針;對於輕微的螫傷,可以使用冰敷以緩解症狀;局部症狀持續未緩解時,則可使用消炎止痛藥膏塗抹局部,且應避免搓揉局部以免併發蜂窩性組織炎,如果過敏症狀或被多隻蜂螫傷者,應盡快就醫接受治療,以免產生嚴重的中毒症狀,或甚至危及生命。
照片來源: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155公分小隻女「體重破百公斤」 切胃瘦10公斤擺脫呼吸中止症
夏天水喝不夠「石頭越長越大」 7至9月結石發作病人是冬天5倍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