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看到新的食物就不敢吃、拒絕吃!家有「食物恐新症」的孩子,對許多家長而言都是一大難題,往往憂心孩子因為不敢吃而導致營養不均衡,對此,台北慈濟醫院兒科醫師陳慧文強調,在1歲以前的幼兒,飲食是能夠被訓練的,建議家長可以透過讓孩子嘗試多變化的副食品,就能夠大幅提升孩子對於新食物的接受度。
陳慧文表示,孩子的偏挑食有時是因為對未曾接觸的食物產生牴觸心理,即所謂的「食物恐新症」。
門診中就有一名3歲的陳小弟,體重僅有12公斤,過於瘦小,母親擔心帶著來就醫,問診發現,原來陳小弟自嬰兒時期對於副食品便十分抗拒,且時常腹瀉;經醫師評估後,先以處方藥物改善腹瀉症狀,並請母親記錄三餐飲食,安排營養師諮詢,來改善營養不良的情況。
陳慧文指出,芬蘭國家衛生與福利研究院、芬蘭赫爾辛基大學曾針對「食物恐新症」進行多年追蹤研究,發現食物恐新症會使整體飲食品質下降,造成飲食中的蛋白質、纖維與單元不飽和脂肪酸攝取不足,或鹽分、飽和脂肪的攝取偏高,可能會增加罹患慢性疾病的風險。
陳慧文說,「食物恐新症」常見於2歲至6歲的兒童,由於逐漸發展的自主意識,讓孩子們對於喜惡開始有所分別。如果家長未及時給予協助,短期間可能會造成孩子因為纖維質攝取不足而出現腹痛、便祕的情況,長期下來除了造成體重過輕或過瘦之外,對於大腦神經的發育也會有所影響。
陳慧文提醒,1歲以前的幼兒,飲食是能夠被訓練的,家長可以透過讓孩子嘗試多變化的副食品,大幅提升孩子對於新食物的接受度;而1到2歲的幼兒對飲食接受的可塑性相對也還是較高,經由階段性的嘗試與改變食物型態及樣貌,比如青菜可以剁碎、磨泥、熬湯等,或利用模型切出特別圖案,幫助幼兒飲食多樣化。訣竅是,家長是孩子模仿的主要對象,建議家長與孩子一起吃,也可以和孩子一起簡單手作,增加孩子的好奇心與參與感進而願意嘗試。
不過,陳慧文強調,孩子的飲食攝取固然重要,但家長也切莫過於心急,應避免運用賄賂或威脅手段,假使孩子是為了獲得獎勵或逃避懲罰而進食,反而會造成孩子焦慮或討厭的情緒。
照片來源: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他尿不出來「時時急診求導尿上千cc」 全因一事得靠支架撐開尿道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