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中一名56歲熟男,為了養生平時會登山,但過去一年卻越爬越痛,甚至連走路姿勢都變得有如「螃蟹過街」,就醫檢查才發現左側髖骨竟被蛀掉了,確診為「股骨頭缺血性壞死」,而背後原因就是打從年輕時常喝酒應酬、長期貪杯惹的禍,必須置換人工關節。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醫療副院長、骨科主治醫師黃揆洲指出,男子就醫時便坦承平時抽菸、喝酒樣樣不少,原本年輕時都沒有異狀,頂多只是偶爾悶痛,沒想到最近一年來症狀越來越嚴重,不僅爬山都像「螃蟹走路」,甚至連爬樓梯都苦不堪言,不得不就醫。
門診檢查發現,男子髖部僅稍稍內旋與外轉,就已經痛到大叫,進一步X光檢查後發現左側股骨頭有明顯塌陷,確診為「股骨頭缺血性壞死」作祟。
黃揆洲說,一般鼠膝部出現疼痛症狀或是髖關節轉動時劇烈疼痛,除了因外傷造成脫臼或骨折外,通常與髖關節病變高度相關,在台灣,民眾又常因服用過量類固醇以及長期酗酒,造成髖關節血液循環受到影響,進一步演變成「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為最大宗。
醫療團隊建議男子需置換人工髖關節,一開始男子擔心手術後會造成「長短腳」,猶豫不決,所幸經醫師詳細說明後同意接受手術,術後三天即順利出院,手術部位幾乎無縫接軌,一個月後就能重新登山。
黃揆洲指出,人工髖關節手術常見的併發症包括:長短腳、髖關節偏移不正確造成術後疼痛,以及髖臼杯位置放置不佳手術後脫臼等狀況,但透過新引進的3D列印技術,術前可動態模擬最佳化植入角度,3D列印導板則將骨盆前傾角設定為0度,減少骨盆前傾角差異,精準度媲美價格昂貴的機器人手術,費用則大幅降低。
黃揆洲提醒,民眾應遠離酗酒及長時間使用大量類固醇,避免股骨頭逐漸壞死,甚至需要洗腎,且一旦發現髖關節疼痛應盡快檢查,若骨頭結構塌陷範圍不大,可先採用助行器減少壓力,若骨頭結構塌陷太大,則可考慮減壓手術或髖關節置換手術,以維持較佳生活品質。
照片來源:亞大醫院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健保施行細則判違憲 衛福部:著手修母法、但不廢「停復保規定」
「植物醫師」爭議 醫師公會火大:難不成修馬路也改叫馬路醫師?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