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家裡孩子感冒耳朵痛、聽不見,家長要小心!新竹馬偕醫院就收治一名5歲女童,幾個月來常反覆黃鼻涕及咳嗽,最近甚至出現發燒以及耳朵痛的情形,爸媽一開始帶到小兒科診所,經過一段時間的抗生素治療後,雖然黃鼻涕及發燒問題有改善,卻發現小妹妹的聽力變差,常叫了沒有反應,甚至電視也要開很大聲才聽得見,到醫院才發現是「中耳積水」惹禍。
新竹馬偕醫院耳鼻喉科醫師李翊豪表示,檢查發現女童的雙側耳朵有中耳積液的現象,進一步聽力檢查,更出現傳導性聽力障礙。且經過3個月密集的治療及追蹤,中耳積液仍無法緩解,最後建議接受「雙耳中耳通氣管植入手術」,術後聽力才大幅改善,對媽媽的叫喚有了回應。
李翊豪表示,中耳炎是小朋友最常見的疾病之一,通常是感冒引起的併發症,小兒常見有急性中耳炎、積液中耳炎二種,由於兒童耳咽管的結構尚未成熟,相較於成人來說較短、且走向較水平,一旦孩子感冒或是長期過敏,在鼻子裡的病原體及黏液更容易經由耳咽管進入中耳腔,導致中耳腔的發炎。
醫師提醒,家長一旦發現小朋友感冒時合併有哭鬧、抓耳朵、聽力變差等三大行為,務必要提高警覺。
李翊豪說,急性中耳炎是指中耳腔有急性的發炎狀態,通常與感冒相關,感冒後喉嚨或鼻竇裡的細菌同時也讓耳咽管發炎、功能受損,進而引起中耳腔蓄膿、耳朵疼痛、耳朵悶塞、聽不清楚、發燒、全身倦怠等症狀,急性期時醫師會依病患的年紀以及臨床症狀決定是否使用抗生素,急性中耳炎經過妥善治療大約可在7到10天緩解。
積液性中耳炎就是中耳腔內積水,多半發生於急性中耳炎感染之後。李翊豪指出,因中耳積水並不會疼痛或發燒,但常會有聽力變差或是學習專注力降低的情形,家長必須從日常生活作息去留意觀察。
李翊豪強調,一旦診斷有積液性中耳炎,建議密切追蹤積液是否緩解,以免影響兒童學習以及語言發展的進度,臨床上常以3個月為界定,若持續積水超過3個月或出現聽損現象、語言發展遲緩,為了保護孩子的聽力不受損,建議小朋友在全身麻醉下進行中耳通氣管植入手術,甚至在特定情況下,可能需要加做腺樣體切除手術。
照片來源:新竹馬偕醫院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老年人「血癌前期」藥能救命! 台北榮總找到關鍵基因可偵測治療成效
一雙手莫名顫抖 熟男鐵齒咬定「神經線阻塞」不治療!險害慘自己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