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中研院P3實驗室爆發病毒外洩導致女助理染疫,讓國內維持近5周的本土清零紀錄破功,社會高度重視,目前矛頭都指向管理出問題,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要求中研院10日內提出調查報告的期限不遠了,是否有可能提早?懲處名單會不會出爐?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14)日坦言,因實驗室屬高風險區域、加上人員都在隔離,資料取得不順暢,「太提早的可能性不高」。
陳時中下午在疫情記者會回應外界關注中研院調查報告、懲處一事,他表示,太提早的可能性不高,因為在裡面的一些相關的文書資料,現在發覺要拿資料有相當的困難,跟部桃事件差不多,只是風險又比護理站的風險更高,相關管理人都在隔離中,因此相關資料取得不太順暢, 提早不太可能。
陳時中指出,他指的風險比較高,是因為在部桃裡面並不是每個護理站都是高風險區域,即使是那樣,文書放法跟整理的方式都還需要一一去探詢,況且中研院實驗室是個高風險的區域,要把資料全搬出來,或者想到什麼資料再一次次進去拿,這樣都不好。
另外,作為國家學術重鎮的中研院,在事件爆發後,卻是要求媒體在報導相關染疫人員及實驗室負責人時,必須「正名」,加上「前實驗室負責人」等字眼,也讓人質疑是否想要切割。
陳時中對此則替中研院緩頰,他說,中研院並沒有跟他提到相關問題,應該只是希望用字更精確,才要求冠上相關前負責人的字眼,確實他人已經退休了嘛;陳時中亦表示,近期就會敲時間召開專家會議,針對近來大家關心的議題,都會提到委員會請專家做討論。
照片來源:指揮中心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英國出現全球首例omicron死亡 羅一鈞反而樂觀!原因曝光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