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沒工作「白天易怒、夜間失眠」 20到40歲焦慮症求診爆增3成 - 匯流新聞網

HEALTH

疫情沒工作「白天易怒、夜間失眠」 20到40歲焦慮症求診爆增3成
  • 字級
疫情沒工作「白天易怒、夜間失眠」  20到40歲焦慮症求診爆增3成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疫情影響工作沒著落,年輕族群焦慮大爆發!國內有精神科門診最新觀察發現,近來上門求診的20到40歲年輕族群,一口氣較以往約增加3成之多,多是因職場相關問題困擾而焦慮失眠,有人連投近百份履歷石沈大海,還有上班族自行創業投入餐飲業卻碰上本土疫情大爆發禁止內用,共同點都是白天易怒、焦躁不安,夜間失眠。

書田診所精神科主任醫師施姸安就收治一名24歲未婚男性,去年畢業後待業了3個多月,找到目前工作但薪資低,又非自己興趣專項,想換工作時,遇到疫情大爆發,公司直接放無薪假,頓時經濟壓力大增,投了近百份履歷,完全沒回音,引發持續數個月的焦慮失眠、無法專注,好不容易盼到疫情稍緩,趕緊求助門診,診斷有焦慮症。

另一名33歲男性上班族情況差不多,一直有自行創業的夢,希望能儘早財務自由,今年農曆年後決定離職與友人共創業餐飲業,沒想到5月就碰上本土疫情,收入大減,擔憂自己的店要嘛轉型要嘛倒閉,常做惡夢,也害怕自己會染疫,情緒緊繃,與合夥友人經常爭執,白天易怒、焦躁不安,夜間失眠,經女友勸說至門診,同樣診斷出焦慮症。

施姸安表示,這些年輕人,有的是畢業正好遇上疫情爆發,就業市場的職缺數下降,面試的機會變少;有的是對自己所學、興趣及職場文化所需之間,理想與現實的差距過大,找不到依歸及平衡,或者對未來缺失方向感及安全感,對自己又缺乏自信心,加上現實經濟壓力,求職轉職又不似以往容易,但又不甘於只要有工作就好,期待能找到內容合意,薪資又滿意的工作。

施姸安說,還有一類是自由工作者,收入不穩定,沒固定雇主,和以往其父母親年代,常經歷1到3份固定工作就做到退休很不相同,因此和長輩間也易出現世代想法差異而衝突。

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層面廣,施姸安大嘆,今年的情況又較去年更加嚴重,首先明顯受到衝擊的就是工作經濟問題,收入減少影響生活;家人長時間在家,更容易放大相處問題,爭執衝突的頻率增加;也會擔心染疫的可能;對未來更加充滿不確定感,不知道要如何規劃未來,以上種種都是造成壓力引起焦慮的因素之一。

我陷入焦慮了嗎?其實,焦慮症有幾項臨床診斷標準可供參考:對於很多事件、活動過度焦慮和擔憂且難以控制此種情緒,持續超過6個月,其中有症狀天數比無症狀天數多。焦慮跟擔憂伴隨著下列症狀中的至少3項:坐立不安或感覺緊張或心情不定、容易疲倦、無法集中注意力、易怒、肌肉緊繃、睡眠障礙。焦慮、擔憂的情緒或相關症狀已經嚴重到影響日常生活、人際關係、職業功能。

施姸安提醒,只要當出現上述情況時,當心焦慮症已經上身!建議適度放下擔憂,轉移注意力,養成運動習慣,維持生活作息規律。另一方面,可以找朋友聊聊,尋求親友支援管道,同時提升自己競爭力,像是進修、證照、政府補助項目,或是因應疫情興起的各類線上課程,都是增強自己能力的方式。最重要的是,多給自己耐心,允許錯誤或失敗的機會,多方嘗試,幫助了解自己想要的工作,允許自己有一段時間摸索找尋自我定位,且培養對自己的正向思考,對自己有信心,建立方向感。

醫師強調,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影響社會各層面,尤其就業選擇過度多元化但職缺相對減少,對於尚不確定職涯方向想就業、轉職或是創業的年輕人來說,更是一大挑戰,當發現對於求職轉職有焦慮不安的情況,且已影響日常生活,最好儘早就醫尋求外援。

照片來源: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疫情引爆「惡」視力!6-8歲童近視率增3倍 三級警戒完度數飆百度

北部恐藏零星感染者!感染科權威示警 無症狀年輕人「傳播力強百倍」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R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