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一場疫情,讓台灣民眾對站在第一線防疫的護理人員改觀了。根據護理師公會全聯會與台灣護理學會最新針對疫情前後、一般民眾與護理師本身對護理師職業的滿意度調查結果發現,一般民眾對護理人員的「重要性」、「信賴度」及「滿意度」都提高了,最多達提升1成;不過護理人員則相反,多數仍認為不被尊重,且苦於薪資低迷。
為解決台灣現況與各種外在影響因素對護理人力發展的影響,國家衛生研究院今(26)日發布,邀集數十位護理專家為台灣未來10年護理人力發展凝聚共識所提出的4大方向前瞻規劃。
諮議委員之一、台灣護理學會理事長陳靜敏表示,台灣醫療品質享譽國際,根據2018年彭博發布的國家評比,台灣名列全球醫療效率第9名,而在醫療照護體系中,護理人員人數占所有醫事人員半數以上,可謂貢獻良多,然而,台灣歷年領照護理人員的執業率僅約6成,反映出護理人力問題長期以來,並未能有效改善。
國衛院於是提出4大方向的前瞻規劃:一、建構台灣健康促進、疾病照護、急性後期照護、長期照顧所需的本土護理人力,發展最適政策架構指引,提升全國護理人員留任與執業率以及維護病人照護品質與安全;二、應用台灣科技資訊優勢,探討科技改善護理人力效率之創新模式;三、研析護理人力進階制度及業務範疇的可行模式;四、提升護理人力的有效應用及護理專業發展。
另一方面,護理師公會全聯會與台灣護理學會今年3月初也針對一般民眾與護理師進行針對護理師職業的滿意度調查,發現疫情前後,護理人員在一般民眾心中的「重要性」、「信賴度」及「滿意度」皆提高5到10%。
護理師公會全聯會監事長盧美秀指出,調查分別利用電話訪問全台老中青三年齡層的一般民眾;並讓護理人員上網填答,結果顯示,疫情之後,護理人員在一般民眾心中的重要性提高、信賴度也提高,且照護滿意度亦提升,但幅度有限,仍侷限於真正有接受到照護的民眾身上。
另一方面,盧美秀說,護理人員本身覺得受到尊重的比率僅有20%,遠低於訪問民眾(疫情後)的62%,不少護理人員在日常工作環境當中,依舊不時受到民眾以命令式的口吻呼來喚去、發脾氣等對待。更重要的是,護理人員的薪資滿意度只有20%,是所有滿意度中最低者,凸顯台灣護理人力短缺的根本原因所在。
盧美秀表示,台灣的護病比足足是歐美的2.5倍,一個護理人員往往得照護十多人,但人力卻只有國外的3分之1,這是政府應該要思考改善的關鍵,唯有徹底改善為人詬病的血汗環境,才能留住護理人力、並吸引新血加入。
照片來源:馬偕醫院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一餐6千卻出包!衛生局3張照片 曝江振誠「RAW」衛生不合格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