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千萬別輕信皮膚問題可以輕易「洗」得掉,否則恐惹出大麻煩。門診就有一名2歲女童,飽受異位性皮膚炎的困擾,爸媽誤以為是皮膚表面壞菌過多作怪,自行購買抗菌沐浴乳、還增加洗澡次數,以為可以幫寶貝女兒一舉消滅皮膚壞菌,沒想到反讓女童全身乾癢、皮膚紅疹問題加劇。
台灣幼兒有皮膚狀況的不在少數,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2019年因皮膚炎、溼疹等問題求診的0到4歲嬰幼兒人數,就有39萬人之多,在各疾病別中排名前三。
小兒專科醫師巫漢盟表示,其實嬰幼兒的皮膚發育尚未成熟,過度或錯誤的清潔方式會打亂皮膚表面的好、壞菌平衡,影響天然皮脂膜的形成。尤其皮膚是人體最大器官,也是第一道免疫防線,若未正確控制過敏問題、維持弱酸性健康皮膚表面,恐會影響孩子未來的免疫系統發展。
一般人都聽過「腸胃道要養好菌」,但醫師點出,皮膚也需要養好菌,因皮膚上有相當豐富的微生物,而這些微生物都和皮膚免疫系統息息相關,像pH5.5弱酸性環境就可以抑制金黃色葡萄球菌、促進表皮葡萄球菌成長,有助維持健康的皮膚屏障功能,偏偏寶寶皮膚的pH值相比成人偏鹼性,較難維持膚表好壞菌平衡,更易出現過敏問題。
菌並不是越少越好!巫漢盟提醒,傳統觀念中,家長都會講求「抗菌、滅菌」來保護孩子,反而因此打亂皮膚表面的菌相平衡,以肥皂來說,絕大部分都含有皂鹼,清洗後會破壞健康皮脂膜應有的弱酸性環境,反讓有疾病感染風險的壞菌趁虛而入,比起徹底清潔,若能在日常洗沐、保養過程中維持膚表的弱酸環境、創造好菌多壞菌少的菌相生態,也是阻斷寶寶過敏原的關鍵之一。
巫漢盟說,對於皮膚敏感或異位性皮膚炎的寶寶而言,保溼也是非常重要的日常護理工作,過去的觀念多偏重洗澡後的保溼、舒緩、止癢等功效的保養品使用,但補充皮膚所流失的水分,最有效的方法是浸泡盆浴或泡泡澡,建議浴後保持身體微溼不要完全擦乾,並立刻擦上保養品,以確保水分可留在皮膚上。另外,同時留意水溫要控制在34到36度、泡澡時間不超過5到10分鐘,就能為寶寶打造良好的菌相環境。
照片來源: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台灣通報首例!30多歲男打完疫苗隔天 突發「右臉麻痺」送急診
蔡依林演唱會歌迷「脫罩」挨轟防疫破口! 莊人祥喊話:拜託別鬆懈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