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中秋「烤肉裝熟」效應出現了!往年一到中秋節前後,都是國內腹瀉疫情的高峰,疾管署今(29)日發布最新監測資料顯示,近2周不但腹瀉群聚增加,且光是上周國內門、急診腹瀉就診人次就累計破11萬人次,已連續幾周呈上升趨勢,提醒民眾中秋連假烤肉、聚餐,要格外注意飲食安全。
疾管署疫情中心副主任郭宏偉表示,往年只要是中秋節前後,國內腹瀉疫情就會明顯升高,尤其是中秋節當周及後一周的腹瀉就診人次常急升;他說,今年也已經看到上升趨勢。
疾管署監測顯示,全國近4周已共接獲58起腹瀉群聚通報,高於2018至2019年同期,其中24起檢出陽性,以餐飲旅宿業10起及校園群聚8起為多,檢出病原則以諾羅病毒為主,有19起。
郭宏偉強調,接下來就是中秋節連續假期,民眾難免會與親友烤肉、聚餐,得特別注意飲食安全,避免生食、生飲,應將生熟食分開處理,澈底烤熟或煮熟後再食用,並落實正確勤洗手、有症狀戴口罩及生病在家休息等,以降低腸道傳染病感染或傳播的風險。
另外,根據疾管署資料,國內上周門急診腹瀉就診累計11萬3361人次,近幾周皆呈上升趨勢。
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說,腹瀉元凶可能來自病毒或細菌感染,而腸胃炎的傳染途徑仍以受汙染的食物或水為主,但也可能因為接觸病人嘔吐物而感染,以諾羅病毒為例,過去也有發現例子是透過飛沫、吸入嘔吐物而感染。
疾管署指出,國人中秋喜愛烤肉,若食材不新鮮、長時間未以低溫保存,或未澈底煮熟至中心溫度超過70℃再食用,容易引發腹瀉等腸道傳染病。食用未充分加熱的蛋類,可能會有沙門氏菌感染的風險;另由於貝類具有濃縮水中病原物質的特性,若生食受污染水域生產的貝類,容易感染到多種致病原,如:諾羅病毒、腸炎弧菌、霍亂弧菌等而造成腹瀉,其中諾羅病毒具有高傳播力,人口密集處易引起大規模感染。
腸胃炎主要症狀有水瀉和嘔吐,也可能有發燒、胃痛、噁心等症狀,通常症狀會持續1至10天。患者年齡、個人健康狀況、感染的致病菌,以及吃了多少被汙染的食物量等因素,均會影響症狀及其嚴重程度,抵抗力特別弱的人症狀會比較嚴重。
照片來源: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五寮尖山「採筍」叮出19人染病了! 新北登革熱群聚擴大再爆3例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