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運動對健康的好處多,甚至是某些癌症的抗癌處方!國健署今(23)日提醒,民眾防癌得快動起來,因為運動的好處之一即是可以降低20%罹患癌症的風險,每天規律的運動30分鐘,就可以一舉降低包括罹患大腸癌、乳癌和子宮內膜癌等風險。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報告調查顯示,菸、酒、不健康飲食、缺乏身體活動以及肥胖等,全都是誘發癌症的主要危險因子,而至少有3分之1的癌症是可以預防。
國健署署長王英偉強調,預防勝於治療,儘管許多癌症的先天危險因素,像是老化、性別、基因等,目前是無法改變的,但後天的危險因素,諸如不健康的生活型態、缺乏運動、肥胖卻是可以靠你我去改變的,特別是養成規律的運動習慣格外重要。
癌症是老化的疾病,國健署2017年癌症登記報告,罹癌的人有82%發生在50歲以後。而運動不只可以抗老,還能預防癌症,美國運動醫學學會(ACSM)2018年統合研究就發現,爬山、有氧活動、重量訓練等休閒活動可降低12到28%罹癌風險;歐洲大型規模研究(EPIC)亦發現有規律運動可降低20%罹患大腸癌及乳癌的風險。
國健署進一步指出,目前已有強力證據證實透過運動可有效對抗的癌症分別有食道癌、大腸癌、腎臟癌、膀胱癌、胃癌、乳癌及子宮內膜癌;中度證據者則為肺癌。
國健署說,當身體在運動時,呼吸頻率變快,吸氧量也會增多,讓體內氣體交換加速,並且大量流汗,提升身體新陳代謝,降低癌症的發生或復發,同時引起大腦產生讓身體愉快的物質,如多巴胺,可消除憂慮和煩惱,抑制不好的情緒,鍛鍊自我意志,增強抗癌的決心和毅力,並可減少體脂肪,減少因肥胖帶來的罹癌機會,並可強化肌肉組織與功能,維持健康體重。
不過,若已是癌症病人,在運動時仍須注意自己的身體狀況,王英偉提醒,得
確認運動期間是否有不正常情況,如頭暈、胸悶或胸痛、心悸或心律不整、呼吸困難等,有可能是危險的警訊,應停止運動,並建議應與主治醫師或到復健科門診與醫師諮詢及討論,進行運動前的健康評估建議,依個人狀況,設計個人的癌症運動處方,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
照片來源:翻攝自Pexels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台大醫院、宏碁強強聯手 拿下國內首張智慧醫材「眼科AI軟體」
胸長壞東西拖8年變壘球大「壓心」險猝死! 醫護苦花14小時拆彈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