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睡得少、假日睡得多的「周未補眠」恐對健康有負面影響。(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工作日總是睡不飽,趁著周未趕快「補眠」一下?千萬別再這麼做了!因為研究發現,若長期處在這樣平常睡得少、假日睡得多的「社交時差」狀態下,將增加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風險。國衛院今(18)日則發表最新研究成果,這一款全自動手機程式,可自動計算個人的睡眠作息避免產生社交時差。
工作繁忙、熬夜追劇,不少人都習慣了周末補眠、一次睡到飽的生活型態,但新近研究早點出風險,2017年美國睡眠醫學會研究就發現,每1小時的「社交時差」將提高11%心血管疾病的罹病風險。
此外,2019年《當代生物學》(Current Biology)科學期刊的研究也指出,睡眠不足會降低體內的胰島素敏感性,導致血糖容易過高,增加罹患糖尿病的機會,重要的是周末補眠不但無法恢復原來的狀態,還會使胰島素敏感性變得更差。
國衛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醫師林煜軒比喻,上班族周末補眠的狀況學術界稱之為「社交時差」,只要多睡2個半小時,即如同從台灣飛到印度待了一晚,等到上班時又要把「時差」調回台灣的時間,成為上班族藍色星期一的來源。
但過去缺乏有效且能長期追蹤「社交時差」的工具,林煜軒及其研究團隊最新開發出一款手機程式「作息足跡」(Rhythm),透過每個人使用手機的行為模式,能自動推算睡眠時間與作息的改變,準確度高達9成以上,即使睡眠時間起伏不定者,常落入早睡早起、晚睡晚起的極端者,也能測準8成7。
林煜軒強調,研究團隊利用手機程式追蹤國內28位大學生長達1個月的睡眠作息也發現,測量結果相當可靠,也能透過視覺化圖表讓睡眠作息變化一目瞭然,甚至透過比較2周之間的睡眠情形,找出造成「社交時差」的原因,避免使用者產生社交時差的問題。
林煜軒提醒,有越來越多的研究發現,不規律的睡眠作息,特別是平常睡眠不足而選擇周末補眠,對身體健康的影響比睡眠不足來得更明顯,不僅和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有關,也可能增加癌症與躁鬱症等精神疾病的風險,民眾得要重新檢視自己的睡眠作息。國衛院這一項研究成果已於2019年5月刊登於醫學資訊頂尖期刊《醫學網路研究期刊》子期刊《JMIR mHealth and uHealth》。
照片來源: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