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羅病毒發威,腹瀉就診人次、群聚事件雙雙出現3年同期新高。(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天涼了,被病毒害到拉肚子的人也多了!疾管署今(5)日公布最新監測資料顯示,上周全國門急診腹瀉就診為12萬6558 人次,創下近3年同期新高,且有55起的腹瀉群聚事件經檢驗禍首為諾羅病毒;疾管署分析認為,恐與入秋後台灣民眾普遍偏愛燒烤、海鮮、火鍋等易接觸未充分煮熟食物的飲食習慣有關。
疾管署疫情中心主任劉定萍指出,上周全國門急診腹瀉就診達到12萬6558人次,高於2017年(11萬8300人次)以及2018年(12萬5700人次)的同期;且不只就診人次,腹瀉群聚通報也在上升當中。
近1個月來,劉定萍說,全台共接獲55起腹瀉群聚通報,較9月呈現上升趨勢,亦高於去年同期的29起,其中36起為校園群聚,值得注意的是,這55起腹瀉群聚檢出病原以諾羅病毒的24起最多。
由於諾羅病毒傳染力強,且容易引發群聚感染,疾管署強調,民眾應注意個人手部衛生及飲食安全,如有腹瀉情形,須待症狀解除至少48小時以後再恢復上班上學,以降低病毒傳播的風險。
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諾羅病毒具多種型別,任何年齡層都可能經由吃到被汙染的食物或飲水、手部接觸受污染的物品再碰觸自己的口鼻或眼睛黏膜、與病人密切接觸或吸入病人嘔吐物及排泄物所產生的飛沫而感染。他說,今年秋涼較早,推估就診人次上升的背後主因,恐與燒烤、海鮮、火鍋等飲食習慣有關。
疾管署提醒,通常感染諾羅病毒後1至3天會出現水瀉及嘔吐等腸胃道症狀,也可能有噁心、發燒、頭痛、腹部痙攣、胃痛、肌肉酸痛等情形,症狀可持續1至10天;如廁後、進食或準備食物前應正確洗手;烹製菜餚注意生熟食應分開處理,並避免食用未充分加熱的蛋、肉類或生食貝類水產品。
至於受到病患汙染的衣物、床單必須立即更換,馬桶、門把等器物表面如被汙染,疾管署建議,應用20cc漂白水加1公升清水擦拭;處理患者嘔吐物及排泄物前應戴上手套與口罩,並用100cc漂白水加1公升清水消毒清理。
照片來源:翻攝自Pixabay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有影】諾華與宏碁宣布跨界合作「AI醫療」 處女作首推黃斑部病變醫材
喝手搖飲、吃速食「能坐就不站」 害國小4年級的他就有脂肪肝炎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