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薦椎壓力性骨折因不容易從X光影像判別,常讓病人多受罪。(照/大林慈濟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每晚痛到睡不著!一名66歲婦人,自從一次跌倒之後,便從下背痛到腳底,幾乎夜夜難以入眠,四處求醫找不到疼痛原因,直到轉至醫院骨科檢查才找出原來是薦椎骨折。醫師提醒,台灣每年髖部骨折發生率為全亞洲第一,被列為高風險國家,其中薦椎壓力性骨折因不容易從X光影像判別,常讓病人多受罪。
大林慈濟醫院骨鬆症防治中心主任謝明宏表示,該名婦人有十多年的骨質疏鬆症,近期因為跌坐在地,開始出現從下背、臀部一路延伸到腳部的麻痛,自認為只是拉傷,直到痛得無法站立,必須坐著椅子煮菜才決定就醫。
不過,婦人一開始看過2、3位醫師,症狀仍未見改善,拖了2個月才轉至醫院門診,經醫師詢問病史,接受理學檢查、X光、核磁共振和骨頭掃描,確診是薦椎骨折,立即進行薦骨成型術的骨水泥治療,這才終於擺脫疼痛的困擾。
謝明宏指出,薦椎是連接上半身、骨盆與下肢的橋樑,承載身體重量的重要骨骼,一旦骨折,承受不住重量,病人就會感到疼痛,出現坐不住、翻身會痛等症狀,且不同於四四方方的腰椎、胸椎,由於薦骨是一大片塊狀,發生骨折時不會有明顯變化,不易從X光影像判別,造成診斷上困難,不少病人往往得輾轉求醫。
謝明宏分析過去3年來收治的21名病人,發現超過8成的病人,一開始都沒有被醫師從影像學診斷出來,平均確診時間都要3個月後,甚至有病人疼痛超過半年。
薦椎骨折並不少見,謝明宏強調,很多都是未被確診,如果醫師能有警覺,及早利用核磁共振或骨掃描等檢查儀器做診斷,就可早期診斷。而患有骨質疏鬆症的民眾,日常活動應避免跌倒,假如不慎跌倒且產生痛麻感,應尋求醫師治療。
照片來源:大林慈濟醫院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