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皮膚上出現不明病灶或病灶持續增大時,應尋求專業的皮膚科專科醫師診治。(照/奇美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皮膚就像「雨滴打在泥土上」出現異狀,許多紅、棕、白、黃色斑點參雜一起千萬要小心!一名78歲男子軀幹就長年都有很多紅色、褐色及白色斑塊,起先不痛不癢而不以為意,直到一處紅色斑塊越來越厚、凸出,碰到容易流血,就醫才知竟是皮膚鱗狀細胞癌,背後元凶恐是從小喝深井水的「慢性砷中毒」。
奇美醫學中心皮膚科主治醫師鄭百珊表示,雖然男子身體並無任何不適,但因慢性砷中毒也同時容易造成其他身體系統疾病,所以進一步幫他做其他身體評估,意外發現已經有膀胱癌而不自知。
台灣西南沿海為慢性砷中毒盛行區(烏腳病盛行地區),附近居民從1920年代開始飲用這些無色無味、含有過量砷元素的深井水,而這隱藏殺手也在接下來的數十年慢慢造成居民身體上的病痛。
鄭百珊研究就發現,烏腳病盛行地區的居民在1979年至2007年間,與非盛行區域相比,皮膚癌鱗狀細胞癌有4至6倍,而基底細胞癌有3至4倍的發生率;標準化發病率則在1970年代自來水普及後明顯減少。
鄭百珊提醒,體內累積的砷,對人體的影響要經年累月才會慢慢表現,尤其最常見的皮膚病灶常是一個最初的警訊,即紅、棕、白、黃色斑點參雜一起,呈現所謂「雨滴打在泥土上」的變化,卻因為不痛不癢反而容易忽視,被錯誤認為只是「老化」、「老人斑」、「皮膚差」而已。
除了皮膚的病變外,醫師強調,慢性砷中毒在其他身體系統的表現最有名的就是造成「烏腳病」,另外根據統計,也會提高膀胱癌、肺癌、周邊神經病變的機會。所以當皮膚上出現不明病灶或病灶持續增大時,應尋求專業的皮膚科專科醫師診治。
照片來源:奇美醫院提供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