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影】打破「菌血症不能捐角膜」迷思 台大醫院改寫國際準則 - 匯流新聞網

HEALTH

【有影】打破「菌血症不能捐角膜」迷思 台大醫院改寫國際準則
【有影】打破「菌血症不能捐角膜」迷思  台大醫院改寫國際準則

▲台灣國家眼庫展現國際水準,打破過去菌血症患者不能捐角膜的迷思。(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角膜嚴重混濁及水腫患者,只能靠角膜移植才能重見光明,由台大醫院承接的台灣國家眼庫,靠著精良的技術,不但成功增加角膜捐贈量及使用率,更進一步改寫了菌血症患者不得捐贈角膜的思維,在摘取角鞏膜瓣後立即執行微生物培養,提升菌血症捐贈者使用率,重寫了由美國制定的傳統眼庫的標準作業準則。

台灣過去受限器官及角膜捐贈風氣不佳,高達60%的移植角膜全得依賴國外眼庫進口,病人還需依角膜品質自費支付國外眼庫5萬至10幾萬元的費用。

衛福部醫事司司長石崇良表示,為提升國內的角膜捐贈風氣及角膜品質,衛福部2013年提供經費設立台灣國家眼庫,由台大醫院承接,另設南部辦公室於成大醫院,在角膜新鮮、品質好、有健保給付之下,角膜捐贈未來有機會不再仰賴國外進口。

台大醫院眼科部教授胡芳蓉表示,其過去研究發現,國外進口角膜經過長途運輸、震動與溫度變化的影響,會使角膜內皮細胞數目減少,直接影響角膜移植手術的成效;而台灣國家眼庫成立至今,國人捐贈角膜量已由2013年的220例,成長至2018年的537例。

捐贈角膜量之所以能大幅成長,胡芳蓉說,關鍵就在於台灣國家眼庫的成功策略,包括角膜摘取方式由傳統的整顆眼球摘取,進展至僅摘取眼角膜,並為捐贈者放置義眼片,大幅改善捐贈者外觀,顧及家屬感受,也破除過去民眾「眼球拿掉就看不到上天堂的路」想法,國人捐贈角膜數量近年已增加約2.5倍。

另一大突破則是把過去、由美國主導的傳統眼庫標準作業準則中認定遭受血液汙染,有感染疑慮的菌血症捐贈者的角膜,透過更仔細的評估,不再辜負菌血症角膜捐贈者的大愛,甚至利用分級觀念,把次級角膜也能提供緊急角膜移植使用。

胡芳蓉說,台灣捐贈者過世前多因全身性疾病住院一段時間,有相當高的比率罹患敗血症甚至菌血症,但導致國外過去高達25%角膜被丟棄的菌血症禁忌,其實絕大多數角膜的汙染是來自於摘取時眼皮及結膜囊消毒不夠充足,而這一點在台灣不是問題,研究成果不僅登上國際頂尖期刊、甚至進一步改寫了國際的舊準則,連印度跟中國都來取經。

照片來源:翻攝自Pixabay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R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