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遊戲何時成癮?時間長短非必然。(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對大多數的人而言,玩網路遊戲是一項無害的嗜好,但也有不少人因為這另類的「電子藥物」而患上網路遊戲成癮症,但怎樣才叫成癮?醫師提醒,玩遊戲的時間長短固然須重視,但更重要的是注意當事人是否因此忽略本身覺得重要的事,包括工作、學業等,而無法自拔,進而影響到日常生活。
2013年《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首次將遊戲可能成癮的概念納入其中,而在今年6月底世界衛生組織(WHO)則正式將「網路遊戲成癮」納入精神疾病診斷中。
董氏基金會就引用來自波士頓麻省總醫院的報告指出,專家直指這樣的「電子藥物」會逐漸破壞了網路遊戲成癮者的工作和個人生活,讓他們渴望更多,並且,在缺乏時還會出現戒斷症狀。
衛福部桃園療養院兒童精神科醫師陳質采表示,遊戲成癮患者通常從遊戲中得到大量的回饋,包括快樂、刺激感等,而這些不斷、直接且強烈的回饋,會讓患者持續想玩,如此惡性循環,當想玩的念頭失去控制,就陷入了行為成癮。
網路遊戲成癮會因為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研究考量有所差異,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強調,專注或過度使用並不一定會有問題,「過度使用 」也不一定不好,建議家長重點要放在是否影響日常作息或角色功能的行使。像是電競產業發達的韓國,選手光每天練習的時間可能就超過部分定義的標準。
專家也提醒,成癮症狀也應考慮與憂鬱、焦慮、過動等症狀的因果或重疊,部分憂鬱症患者可能會困在自己的世界中,不想與外界有所聯絡,都是需要注意的。
葉雅馨指出,長時間花在網路遊戲上所帶來的影響,如久坐造成的痠痛或是缺乏運動,精神不集中、缺乏睡眠、甚或是因為忘了吃飯或是不良的進食習慣造成的體重上升或下降,就表示太過了,出現這些狀況時,父母需要正視,可透過經驗分享與共同訂定規則的方式,協助孩子調整作息、網路使用,而不僅是單純的碎碎念或是限制,相信效果會來得更好。
照片來源:翻攝自Pixabay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