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小弟出生後就被媽媽發現頭形怪怪的。(照/長庚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今年3歲的羅小弟,常喊頭痛,且從出生後就被媽媽發現頭形怪怪的,額頭及頭頂很凸,兩側扁扁的、前後徑很長,以為是餵奶姿勢、睡姿造成的,一直留長頭髮修飾頭形,直到去年因感冒就診,才被發現頭型異常,經檢查確診罹患矢狀顱縫早閉症,因頭骨上的顱縫提早癒合,而「船型頭」正是這種頭部畸形特徵。
家長都希望小孩擁有漂亮的頭形,不少人從小就緊盯注意小孩睡姿,但醫師提醒,其實有些小孩是因為罹患「顱縫早閉症」而導致頭部畸形,造成三角頭或船型頭等。
林口長庚醫院整形外科醫師盧亭辰表示,人類頭骨上的顱縫,有4大顱縫,其中前額顱縫大約在出生後7至8個月癒合,其他顱縫都要到成年後才會癒合,一旦提前癒合就稱之為「顱縫早閉症」,亞洲人的發生率約為萬分之3,1年約有40至50人,較西方人罕見。
不同的顱縫早閉,就會造成不同的兒童頭部畸形、頭型,其中前額顱縫早閉會造成前額三角的頭型;單側冠狀顱縫早閉會造成大小眼、鼻樑歪斜、前額一凹一凸;矢狀顱縫早閉則會造成前後徑很長的船型頭。
盧亭辰說,羅小弟罹患的矢狀顱縫早閉症又是其中最常見,占所有顱縫早閉症的50%,多發生在男寶寶上,跟遺傳無關,雖然羅小弟除了頭形異常之外沒有其他問題,但是顱縫早閉會限制腦的發展空間,可能造成腦壓上升,進而影響兒童智力及發展。
為避免因顱縫早期癒合造成腦部發展的限制,同時也矯正異常的頭形、避免影響美觀,醫療團隊利用3D電腦模擬技術替羅小弟進行全顱骨塑型術,先在電腦上進行模擬手術,然後利用3D列印把手術導板印製出來,再由神經外科醫師負責切骨、整形外科醫師負責組裝頭骨,花費4至5小時完成手術,比傳統手術縮短一半以上時間,且大幅減少術中失血情形。
盧亭辰強調,目前大多數顱縫早閉症的病童,都是因為語言肢體發展遲緩才求診,但顱縫早閉症的手術黃金時間通常在3歲以前,因為腦容量在3歲時已發展約成人的9成,年紀越大手術會越困難,失血越多,併發症也越多,成效也較差。目前世界上大型醫學中心普遍建議最佳手術時間在於1歲左右,早期發現、選擇最適合的手術方式,是治療最重要的原則。
照片來源:長庚醫院提供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