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病毒今年伊科病毒11型大升溫,且對新生兒殺傷力極大。(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腸病毒正式進入流行期,今年「新生兒」威脅最大,疾管署今(12)日公布國內腸病毒重症再添1死,這名東部女嬰出生4天後發病,因發燒、昏睡、哺乳時無反應被送急診就醫住院,但仍不幸於發病第3天因新生兒敗血症死亡,值得注意的是,今年腸病毒2死皆是易引發新生兒敗血症的伊科病毒11型惹禍。
疾管署統計,國內上周腸病毒就診人次1萬1968人次,較前一周上升10.7%,已超過流行閾值1.1萬人次,宣布正式進入流行期。
疾管署防疫醫師吳佩圜說,上周國內另新增2例新生兒感染伊科病毒11型併發重症確定病例,其中北部男嬰出生7天即因發燒、活力下降收治住院,並出現急性肝炎、血小板減少症、凝血功能障礙等症狀,所幸經治療後狀況穩定已出院。
另一女嬰則沒這麼幸運,吳佩圜指出,該名女嬰住院後同樣出現有急性肝炎、血小板減少症、凝血功能障礙等新生兒敗血症症狀,但最後仍不治,這2例新生兒經訪查,可能都是接觸到無症狀的感染者而感染。
今年國內已累計12例腸病毒併發重症病例,並有2例死亡,其中6例都是新生兒,讓疾管署直言今年疫情較往年「不太尋常」,因重症確定病例當中就有4例感染伊科病毒11型。
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強調,今年疫情的確比較特別,尤其,伊科病毒11型對出生未滿30天的新生兒,威脅明顯大增,這也是國內繼2005年克沙奇病毒引發27重症、3死的較大一波新生兒腸病毒流行之後,時隔13年再見新生兒較大疫情,而伊科病毒11型引發重症死亡率約5成。
羅一鈞說,其他的一般腸病毒目前剛剛進入流行期,感染人數相較前幾年並沒有特別高,但伊科病毒在5月升溫之後,一再在新生兒間引發重症,對新生兒風險很高,且來勢洶洶,疾管署已召開專家會議、提高防疫等級,並將在半個月內無預警稽查各大有新生兒病床的醫院以及坐月子中心,要求減少不必要訪客及備妥隔離空間。
台灣新生兒科醫學會理事長許瓊心提醒,新生兒的腸病毒感染一般於出生後1至14天發病,可能透過產前、生產過程或出生後的人際接觸等途徑感染腸病毒,特別是產前若腸病毒通過胎盤垂直感染,因新生兒出生後短時間內來自母體抗體量仍不足、免疫力較弱,病情常較為嚴重。
許瓊心說,孕婦感染腸病毒,並不需要中止懷孕,只需確實按時程產前檢查即可。生產後,如果疑似腸病毒症狀還沒有緩解,應避免母嬰同室、勿接觸新生兒,以降低病毒傳播的風險。
疾管署呼籲,準媽媽們懷孕期間應注意個人手部及呼吸道衛生,如有發燒、咳嗽、喉嚨痛、腹瀉、肋肌痛等症狀,應主動告知醫師。家中如有成人或幼兒等接觸者身體不適,應避免接觸新生兒。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新生兒殺手」致死率5成 全台醫院、月子中心將大清查
照片來源: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c[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