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濕答答,2招防濕病上身 - 匯流新聞網

HEALTH

白露濕答答,2招防濕病上身
白露濕答答,2招防濕病上身

匯流新聞網 梁夏怡/台北報導

秋天的第三個節氣是白露,這名字饒有「詩」意,可是本質卻是「濕」透了。因為從大暑到白露這段夏秋之交,主氣在濕,也是全年濕氣最盛的時候,如果不注意身體的排濕,濕病就很容易上身。

我們居住的環境如果濕度過大,會抑制人體的散熱,例如夏天會有揮不去的悶熱感,讓人變的煩躁;在冬天卻會加速熱的傳導,讓人感到陰冷和抑鬱。而白露過後的天氣轉涼,氣溫下降,濕氣也從濕熱轉化為濕冷;濕邪還會化成身體的濁氣、濁物,長久傷害人體,一年四季都能使人發病。

20170721-大暑不怕熱,一年的毒一次排完

濕邪化為白露之氣,生病的人變多了
中醫指出「濕為陰邪,傷人之下」,濕氣是導致人體發病的陰邪,會耗損人體陽氣。濕邪具有重、濁、黏、滯的特性,所以濕會往下走,濕病也大多會犯下,像是下肢水腫、足癬、關節炎、風濕病等,其實都是濕邪在作怪。

而白露之後,就要開始進入典型的秋季氣候,秋燥變得更加明顯。也因為濕度變低,人體上呼吸道粘膜水分散失的快,就會感到口乾舌燥,聲音嘶啞,咽喉腫痛,乾咳或鼻出血等,還很容易感冒。

也就是說,濕度過高,容易孳生各種病黴細菌傷害人體;而濕度過低,又會傷人津液。黃帝內經也說了,「秋傷於濕,冬必咳嗽」,所以每逢夏秋之交,患有傷風感冒、腸胃毛病、皮膚過敏、慢性氣管炎等疾病的人數大增,對身體調節能力是一大考驗。

養生專家白雁提醒,現代人工作生活模式轉變,動腦多、運動少,長期待在密閉有空調的室內,濕氣容易淤積在體內,久而久之造成臟腑功能減弱或異常,進而百病叢生。建議這段期間更要多多慢運動健身,一來疏通氣血,活絡身體器官運作,加速濕氣排出體外;二來紓解壓力,增強自身免疫力和對抗環境的適應力。

 

20170721-大暑不怕熱,一年的毒一次排完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新聞照來源:翻拍自網路


R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