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流新聞網記者王少筠/綜合報導
衛福部於本月15日發布修正「農藥殘留容許量標準」,增訂22種農藥在128項農產品中的殘留容許量,引發外界諸多反彈。
食藥署與農委會防檢局於昨(21)日召開記者會說明,公告新增修訂的標準,係依照國內作物對於病蟲害防治及農藥用量進行評估,並經安全性審議後通過。至於外界對核准農藥「氟派瑞」(Fluopyram)使用於茶類之殘留標準,及「達滅芬」(Dimethomorph)在半結球與不結球萵苣之殘留標準相關疑義,食藥署與防檢局將於一週內召開專家會議討論研議。
據《上下游News&Market新聞市集》報導,在外界多持反對意見下,植病權威、中興大學植物病理學系榮譽特聘教授曾德賜則指出,「達滅芬」是繼「滅達樂」之後農藥選擇的兵家必爭之地,可用來防治萵苣常生的「露菌病」(Downy mildew),基本上是一款不錯的新型藥劑,曝露量不需太高即可達到防治效果,對環境的風險值也較低。
至於台灣搶先全球開放使用的「氟派瑞」,曾德賜也指出,「氟派瑞」可以防治赤枯病、髮狀病,在種子處理和苗期的病害也都可以解決,還可以兼顧線蟲問題,且毒性低、用量低、效果也好,值得推廣。
知名農藥研發製造公司員工透露,其實從6ppm增訂為10ppm,「也還是很微量,根本沒有差。」但政府應將如何訂定農藥殘留標準的程序全面公開,向農民宣導正確用藥的劑量和方法,並和大眾解釋農藥的效用,才不會造成無謂的恐慌。
延伸閱讀:
【匯流新聞網】食品資訊透明化 追溯追蹤報你知
【匯流新聞網】食品標示新制上路 違者小心瘦荷包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新聞照來源:翻拍自網路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