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中風患者忙著復健之餘,更要嚴防「骨鬆」這潛伏的致命大魔王!原來一般人常忽略,中風後其實容易併發骨質疏鬆,國內雙和醫院就曾針對住院臥床的中風患者進行骨密度檢測,赫然發現高達3成已有骨質缺失或骨質疏鬆,若置之不理,一旦因骨鬆造成髖關節骨折,短短一年之內,每5人就有1人因此喪命,致死率驚人。醫師提醒,即使現在疫情期間,持續治療也絕不能中斷。
骨質疏鬆症早就是國人所熟知的銀髮族健康殺手,但高危險族群除了女性、尤其停經後的婦女,父母曾經發生髖關節骨折者之外,國內醫師點名,中風患者其實是最常被忽略的一群人。
雙和醫院神經內科科主任陳龍指出,台灣成為高齡化社會後,下一步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骨質疏鬆症預估將成為下一個新國病,而與停經後內分泌變化的骨鬆不同,中風患者因為多合併有三高(高血壓、高血脂及高血糖)問題,像糖尿病、抗癲癇等藥物副作用皆可能誘發骨鬆;加上中風患者的慢性發炎因子數值高,本來發生骨鬆機率就較高,又活動力不夠,甚至一側偏癱,讓骨質流失雪上加霜。
雙和醫院神經內科團隊就曾針對院內有三高慢性病史的30名臥床中風患者一一進行骨密度檢測,結果發現,30個人中就有10人已經面臨骨質缺失或骨質疏鬆,顯示中風患者普遍面臨骨鬆的潛伏威脅。
陳龍表示,儘管國內尚無直接明確的大型調查結果,但中風患者發生骨質疏鬆的風險,過去臨床統計從一成到四成都有;且即使中風5年之後,還有8%的患者有骨折風險,禍首通通跟骨質疏鬆脫不了關係。
中風後發生骨鬆,陳龍警告,一旦進一步造成髖關節骨折,一年以內,每5人就有1人因此死亡;每20人就有1人淪為長期臥床,需要輪椅輔具,無法行動自若,讓老人家一舉失去生活自理能力,還平白多了壓瘡、感染風險,甚至因為社交、人際活動退縮導致認知功能也退化,失能又失智。
陳龍感嘆,自己門診每一年都有好幾例這類病人,有男有女,最近一例就是他的老病人,該名八旬老婦人,三高控制尚可,中風後本來還可以慢慢走路,最近就因為疫情關係,不敢出門運動甚至回診就醫,日前一直喊著腰痛,沒有跌倒的她,所幸兒女警覺性高,X光一照竟已是右側髖關節骨折,回想起來「只是坐下去比較用力」,如果沒照X光極容易延誤就醫。
陳龍強調,最近很多病人三高指數都變高,背後原因就是害怕疫情不敢出門運動、不敢上醫院,但民眾要有正確認知,只要經醫師臨床評估需要接受骨鬆的藥物治療,就該持續不中斷,且應適時補充鈣質、維生素D等來保骨,最重要的是,需要配合規律運動、多曬太陽,效果才能顯現出來。
▲醫師警告,中風之後常見併發骨質疏鬆,一旦引發髖關節骨折,恐導致死亡或嚴重失能。
照片來源:示意照/翻攝自Pexels、陳龍醫師提供
本衛教文章由台灣安進協助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像企鵝「搖搖晃晃」易跌倒 孩子學走路正常?當心恐是髖關節發育不全
呼吸開始會喘!原來她不是發胖 肚子裡取出逾7公斤巨大卵巢囊腫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