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默專欄】羅森伯格來台審查參選人,卻說不介入台灣選舉 - 匯流新聞網

VIEWPOINT

【雁默專欄】羅森伯格來台審查參選人,卻說不介入台灣選舉
  • 字級
【雁默專欄】羅森伯格來台審查參選人,卻說不介入台灣選舉

雁默/自由撰稿人

AIT處長孫曉雅發表「絕對支持3位總統參選人與對岸對話」的背景,是「布林肯訪華」的公關操作之一,簡言之,就是給北京一個試探性的禮包,給台北一個暗示性的聖旨,為中美關係降溫,並為中美下一次領袖高峰會鋪紅毯。

9月由印度主辦的G20,11月由美國主辦的APEC,均被視為中美領袖「重置」雙方關係的舞台。距離G20只剩3個多月,時間並不多,因此此次布林肯訪華的議程可能也與1月時有些差異,因為自氣球事件至今,這半年世界局勢發生了重大變化。

按重要性盤點,依序為「中東和解」,「全球去美元化加速與美債危機」,「俄烏衝突週年,中國的和平倡議」,「菲律賓新增四個工美軍使用的基地」,「日韓和解」,「中國與中亞的西安宣言」,「法國倡議歐洲自主」。

以上重大事件,從中美對抗的角度看,中方得分較美方多,而且多出不少,這大半年幾可視為單極世界轉向多極的關鍵轉折,且在本月由美國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米利(Mark Milley)蓋棺論定:單極霸權已結束。

在此背景下,拜登與布林肯的主要敵人並不是北京,而是內部要求升溫中美對抗的各路鷹派,因為對執政高層而言,此前的中美對抗模式是走不下去的,必須改變賽道,以延緩美國勢力在世界各地的退卻速度。而從台灣視角看,第一島鏈最值得關注。

表面上,美日韓關係與美菲關係有所進展,第一島鏈變得更「刺蝟」了,但也因此引發北京的「極限思維」,美偵察機遭攔截,美艦遭鬼切,「台海內海化」以及「南海區域化」的趨勢正在加速。

兩個重要的貿易航道霎時變得有點戰雲密佈,致使拜登政府更急切地想與北京建立「新護欄」,以免擦槍走火,但北京視美方的「新護欄」為「新枷鎖」,不可能買單。

個人解讀,「極限思維」白話說就是以眼還眼,以硬碰硬,將雙方的外交空間壓縮到極致,以求將彼此擠壓到另一個新的賽道,而新賽道,形同外交重置,將雙方交往的空間再一次擴大,有種一切重來的意味。

換言之,拜登政府不得不轉換到新賽道,進行下一局的博弈。在此背景下,敏感的台灣問題也將被重置,美方對台灣的支配度,亦將不減反增,因為遊戲規則需要調整,而台灣是否完全配合,攸關下一回合的勝負。

當下,布林肯訪華的風聲四起,代表拜登有意降溫,以致對台「指令」也豬羊變色,孫曉雅的新談話,就是意在告訴台灣,萬不可偏離美國隨時應變的對華政策,現在是「對話時刻」,下屆總統必須是北京可對話的對象。

AIT新主席羅森伯格是布林肯的愛將,也是拜登核心決策圈裡的「國王人馬」,上任沒多久就兩度訪台,可見美國急切想將新旨意清楚傳達給台灣,台美步調要一致。

對外,羅森伯格只傳達一個重點,「不介入台灣選舉,也反對其他外力介入」,這是講給外行人聽的,對內行人而言,這話要反著聽。總統大選,美國每次都深度介入,而若以行為作為指標,這一次,白宮的國王人馬上任後短短三個月兩度訪台,可見其支配力度更甚以往,排除外力介入的意念,也比以往更強烈。

因此,說羅森伯格6月專程來台這一趟,是「審查」三個總統參選人,絕不為過。從以上時局背景看,美國現在需要對台灣政局進行更為細緻的掌握,畢竟,世界已轉向多極化,美國會極力避免在過程中遭遇難堪的重大挫敗,而其主要對手的核心(中的核心)利益,就是台灣。這個島就算終歸要丟,也得丟得體面。

至於審查結果,羅森伯格當然不會公開說,但台灣需要認知的是,對台灣選情的控制,是華盛頓與北京談判的重要籌碼,所以,絕不能排除一種可能,即被「看上」的參選人,或被「排除」的參選人,不是美國單方面的愛與憎,而是中美兩方的共識。

從這個角度看,北京其實不需要介入台灣選舉,只需要在美國求中美關係降溫的時刻,逼美國排除最危險的台灣參選人即可。

而這需要對此3人作地毯式的情報偵蒐,換言之,羅森伯格此行沒別的目的,正是來介入台灣選舉的。

照片來源:Laura Rosenberger /Twitter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雁默專欄】豬肉漲價,誰是最大受害者?

【雁默專欄】憲法打臉侯友宜 郭台銘贏麻了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


R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