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機器人、AI你有何想像?大規模失業潮或勞動解放? - 匯流新聞網

LIFE

對於機器人、AI你有何想像?大規模失業潮或勞動解放?
  • 字級
對於機器人、AI你有何想像?大規模失業潮或勞動解放?

文/匯流新聞網記者藍立晴

對於「機器人未來」我們總有許多想像,從《銀翼殺手》、《機器戰警》、《機械公敵》到《攻殼機動隊》、《駭客任務》等作品中,都能一窺當代人類對於人工智慧(AI)的想像、憧憬,與害怕,當人工智慧的腳步、機器人的未來離我們越來越近、AlphaGO一次又一次地征服新的領域,其所引發的各式焦慮中,最為現實的非「害怕工作遭到取代」莫屬。

【匯流新聞網】霍金:人工智慧或許可以拯救世界,也可能招致滅亡

身為資本世界中的現代人類,工作占據了我們人生的大半部分,為了「活下去」或者「滿足慾望」、加上「金錢」這個我們所處世界中的一切規則,我們必須工作。

也許部分人會在工作之中找到人生目標、意義或者自我實現等,但總結來說大部分人們的工作動機仍是由前述兩種因素所驅動。

因此,若有一天人類的工作遭到取代,那麼等於是間接影響了生存,也因如此,其所引發的焦慮,僅次於人類遭到機器人滅絕這種(被視為)較為不現實的擔憂。

當然也有論點指出,當大量的人類工作被取代後,隨之而來的就是人類被機器人毀滅 / 消除 / 清除,也許因為人類太過「原始」不夠優越、也許因為人類只會讓地球環境變得更糟(害蟲論)等,機器人厭惡人類的原因與討論,在文學、電影、漫畫、動畫、遊戲作品中絕對不會少。這是題外話。

回歸主題,AI / 機器人帶給人類短期且可見的生存問題即是「大量的失業潮」;長期而言、較不可見的則是:就算不工作也能靠著機器人養活我們、靠政府發送津貼過活的日子,所引發的「新社會問題」:包括由AI監控著我們的一切生活隱私、由機器管理國家武器、勞動解放後人們又該如何生活等,現代人對這些問題仍然沒有具體的應對方式,反而是悲觀的想像佔了絕大部分。

【匯流新聞網】Facebook、Google、微軟組AI聯盟,要你別再害怕人工智慧

而在這樣的焦慮當中,我們可以看見有越來越多關於「要趕快培養不會 / 不易遭到取代的工作能力」的話題與討論,從孩子的學校教育到成人的職場學習,這樣的趨勢已經越來越明顯,無論是什麼行業,總能聽見這樣的大聲疾呼。

科技界的大佬們,如Google、IBM、Tesla、蘋果、微軟、Facebook以及物理學家霍金(Stephen Hawking)個人,亦無時無刻都在警告或預測人工智慧對整體社會帶來的影響,同時也一步步將AI推向人類社會。

【匯流新聞網】未來機器人替人類工作,那麼人類將如何生活?

而這些科技公司的CEO所提出的論點中,沒有過於悲慘、戲劇性的想像或預言,絕大部分的論點都圍繞著:「AI / 機器人的確會取代人類的工作,但卻會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或「AI / 機器人並非要取代人類,而是與人類互利共生」這樣的前提。

Google母公司Alphabet執行董事Eric Schmidt直言,機器人摧毀人類只是電影情節;Siri聯合創始人Tom Gruber則表示,人工智慧的目的是讓機器完成人類不想做的工作(包括毫無成就感、危險的工作岡位),而不是與人類競爭。

蘋果聯合創始人Steve Wozniak則樂觀看待,認為人類只要負責享受被機器人細心照料的生活就好,不必過於擔心機器會擁有自主思考和創新的能力,畢竟這些能力仍是由人類所賦予的;Tesla聯合創辦人Elon Musk則偏向未來人們需要靠著政府定期發放的津貼過活的論點,也就是全民基本收入(Universal Basic Income)的概念。

IBM CEO Ginni Rometty與Google的AI研究專家Peter Norvig對於人類工作是否會遭到AI / 機器人取代的論點則較為接近。

Ginni Rometty指出,全世界都正在進入一個新的技術時代,而任何新時代都一定會有恐懼,AI領域的進展將導致工作岡位減少,但「新的雇用形式」將會出現,擔心AI將取代人類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是沒有根據的。

Peter Norvig則形容,就像是引擎的出現使得馬車消失,但同時也創造了數百萬全新的工作機會一樣,機器學習的技術也同樣會是如此,Norvig鼓勵年輕人,要試著去找出自己感興趣、也能滿足人們需求的事情,注意各種新技術並學著使用它們,再將它應用在你感興趣的領域上,畢竟「總有事情需要由人類來做。」

對於機器人、AI你又有何想像?人類將面臨大規模的失業潮或者真正迎來勞動解放?是否擔心自己的工作總有一天會被取代?又,這是否能讓人們去完成他們真正感興趣的事情?歡迎讀者留言與我們共同討論。

延伸閱讀:
【數位時代】失業!還是實現自我的機會?從馬克思的共產主義談自動化未來

【說書說說書】蕭宇辰小火車:人未來會被機器取代嗎?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新聞照來源:翻拍自網路


R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