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 - 匯流新聞網

TAGA

疼痛
共找到 30 篇文章.
READ MORE

「慢性疼痛」不再只靠止痛藥! 專家教你吃對食物也能緩解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當疼痛持續反覆三個月以上,就代表可能是「慢性疼痛」,而相對於急性疼痛,慢性疼痛不一定和傷口有關,不再只是身體的警告信號,世界衛生組織(WHO)將慢性疼痛視為一種疾病,其特徵為大腦功能和結構變化、神經發炎及對疼痛敏感性增加,董氏基金會表示,有些不健康的飲食會讓身體處於發炎狀態,使疼痛問題更加嚴重,相反的,健康飲食可有效…

READ MORE

老用「拇指抓握手機」 僵硬還卡卡?小心已拇指基底關節炎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65歲的家庭主婦江女士,日常生活除了照顧孫子,就是細心整理家中每一個角落,打掃拖地、手洗衣物等,但長期以來一直有拇指根部疼痛的困擾,最終更惡化到連簡單的扭擰毛巾、拖地、甚至騎車都難以忍受的痛,手指僵硬並伴關節「卡卡的」摩擦聲,就醫檢查才發現拇指基底關節已退化且明顯變形,確診為拇指基底關節炎。 什麼是拇指基底關節炎?它…

READ MORE

24歲女臀部發痛睡不著 醫查竟是年輕愛做「這運動」惹禍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身體冒出疼痛,當心可能是運動時埋下的禍根。員榮醫院中醫部醫師呂彥璋近來就收治一名24歲的女性患者,抱怨右側臀部肌肉關節痛得睡不著,診治後發現竟然是國高中時期練習擲標槍,因為標槍擲出後,會瞬間止住腳步,反作用力造成上背縮緊,影響到骨盆跟髖關節,所幸經針灸與骨骼調整後,如今可以一覺到天亮。 呂彥璋說,巧合的是,這樣的患者…

READ MORE

女性易怒要怪「它」 荷爾蒙影響!9成6女性曾因疼痛影響心情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女性比較怕「痛」是真的!國外最新研究指出,受荷爾蒙波段影響,女性相對更容易感受到疼痛,且生理、心理的交互影響下,變得煩躁或易怒,甚至增加憂鬱症、焦慮症的風險,國內最新一份「疼痛認知行為調查」結果也顯示,面對疼痛,有高達9成8的女性寧願忍痛也不處理。藥師提醒,女性對疼痛的敏感度較高,更要注意疼痛容易引起負面情緒,不要長…

READ MORE

膝關節置換手術 羅沙機械手臂導航術提升恢復速度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謝東明/台北報導 1名80多歲的林姓阿嬤,長年飽受退化性關節炎困擾,特別是右膝近期每況愈下,頻繁莫名疼痛與反覆腫脹,嚴重影響生活品質,連上下樓梯或從椅子上起身都痛苦難耐,外出得靠輪椅代步。位於新北市的台北醫學大學部立雙和醫院表示,以羅沙機械手臂導航手術系統(ROSA Knee),進行膝關節置換術後,隔日阿嬤即能下床,依靠助行器慢慢行走…

READ MORE

機車違停查獲毒品 44歲男辯車禍擦傷止痛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謝東明/台北報導 1名44歲王姓男子,涉嫌將機車違停在行人穿越道上,引起新北市保安警察大隊員警注意,員警見他精神恍惚而且全身多處挫傷,上前關懷。新北市保大表示,原來王男幾天前剛發生車禍,竟異想天開拿毒品止痛,可能藏毒心虛,他也主動坦承隨身包包內有毒品。員警當場查獲毒品海洛英3包、安非他命4包及菸彈等共約11公克,全案訊後依毒品危害防制…

READ MORE

手術後最怕「疼痛」 返家才是挑戰!調查:6成人術後四天疼痛仍破表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動完手術什麼最難受?術後「疼痛」絕對是不少人的惡夢之一。三軍總醫院麻醉部疼痛治療科主任呂忠和指出,研究顯示,有高達6成的病人,直到手術後第四天,仍然會感受到難以忍受的中度以上疼痛,尤其有接近5成的乳癌病人,甚至會感受到長達數個月之久的疼痛折磨。 手術治療往往避不開術後疼痛,臨床觀察,一旦疼痛未獲得妥善控制,甚至容易從…

READ MORE

碰上少見「舌頭痛」當心是它在作怪! 醫揭背後禍首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身體上的疼痛百百種,遇到少見的舌頭痛,當心是「它」在作怪!中醫師周宗翰提醒,臨床上遇到舌痛患者,如果耳鼻喉科、神經內科等其他科別檢查都無異常,往往要朝自律神經失調的方向去思考,因為自律神經失調也可能造成許多異常的疼痛,並同時會伴隨著其他失眠、焦慮、心慌等精神層面的症狀,且常需要耐性治療。 舌頭如同牙痛一般,不痛則已,痛起來卻感…

READ MORE

拿梳子都沒力!真有「公主病」 全台130萬人受困隱形疼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明明這裡痛、那裡痛,連拿起梳子梳頭髮、爬一層樓梯都沒有力氣!檢查卻找不到原因。千萬別再誤會這一群人是無病呻吟,有可能是「纖維肌痛症」在作怪,國內醫界估算,纖維肌痛症在台灣的盛行率約5.8%,相當約有130萬人飽受看不見的隱形疼痛所苦,常被人誤會是沒病裝病的「公主病」。 台大醫院麻醉部教授孫維仁分享經驗,疼痛門診早期看的疼痛是一…

READ MORE

【CNEWS】學會拒絕疼痛 保有生活品質安寧也可以居家做

不要再說安寧就是放棄治療、等死了!高雄榮民總醫院家醫部安寧緩和科主任薛光傑強調,事實上,除了不急救之外,安寧療護什麼都做,什麼都處理,提供病人身、心、靈的全方位照顧,而最核心的一塊就是幫病人「拒絕疼痛」,免除不必要的痛苦,保有生活品質,有尊嚴的好好說再見,生死兩相安;且打破安寧一定得住院的印象,受惠有了不用打針、更強力的嗎啡給藥方式,安寧也可以居家做。 CN…

READ MORE

明明沒事也喊痛? 台灣研究證實大腦「這裡」越小、心理感覺越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為什麼有些人總是比較容易喊痛?亞洲大學研究團隊針對慢性疼痛者進行身心壓力檢查,有答案了!研究團隊發現其產生恐懼與焦慮情緒的「杏仁核」比正常人小,因而患者對身體感覺異常敏感,甚至沒有疼痛刺激輸入也會出現疼痛感,即是所謂「心理痛」而非單純生理痛。 美國疼痛醫學科學院2020年曾發表統計結果指出,全世界約有超過15億人患有慢性疼痛,…

  1. 1
  2. 2
  3.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