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花博在台中】天上掉下來的一顆種子-林舜龍 - 匯流新聞網

LIFE

【2018花博在台中】天上掉下來的一顆種子-林舜龍
【2018花博在台中】天上掉下來的一顆種子-林舜龍

匯流新聞網記者吳世豪/台中報導

「所有作品的起點與終點都離不開人,與人連結;就是情感的連結。」

午後,在林舜龍老師位於淡水的辦公室,坐在復古木皮沙發椅上,耳邊傳來管機慵懶溫暖的樂聲,老師很有興致地談著在日本創作的那一段時間,大型藝術展演如何在時間與空間的變化中,持續被修正,鑲嵌成為地景的一部份。

「唯有與人、與在地及環境產生互動,透露出情感的關連性,作品才會因此有了生命。」林老師回應著我的提問。

也許是早年留學日本東京大學與法國巴黎高等藝術學院做研究的關係,老師透露著藝術家不羈的浪漫氣氛,天生的親和力讓人很容易親近,儘管只是第2次見面,卻像是認識了許久的多年老朋友。

第一次和老師見面,是在后里的花博森林園區裡,老師為了2018年底在台中世界花博的大型地景策展「天上掉下來的一顆種子」認真的創作著,一根根彎曲高聳的竹子,在老師直覺的對應中,成為作品的一部份。

週圍的人提醒我們,林老師創作與工作的過程中,不喜歡被打擾,於是我們簡單說明來意後,就拿著攝影器材,在不干擾老師的狀態下,在旁邊遠遠紀錄著整個工作的畫面,好不容易找到空檔,等老師工作到一個段落,才趕緊上前訪問到這位世界級裝置藝術大師。

從2009年到2013年,林舜龍受邀前往日本參與許多次大型裝置藝術創作展演,2009年日本「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他創作的「跨越國境‧山」將台灣傳統門樓與代表台灣精神的水牛藝術作品元素,重現於日本新潟穴山村公園內美麗的櫻花樹下,意味著同時跨越了國與國、人與人、人與自然之間的界線,人們因藝術而得以連結。

2012年,老師再度受邀參與第五屆大地藝術祭,這次他以「遶‧境-祈福之旅-」,再次連結台日兩國人民,以遶境的方式,透過民眾參與互動打破語言的隔閡,一同為曾經受傷的土地祈福,攜手走向美好的未來。

成功的展出經驗,讓林舜龍在2013年,受邀前往日本瀨戶內海藝術季,作品 【跨越國境・海】表現「海的復權」,以海漂植物棋盤腳為發想,作為創作理念的基礎,連結海洋與藝術。

【2018花博在台中】天上掉下來的一顆種子-林舜龍 9

【跨越國境】系列累積出林舜龍的創作能量,爆發於知名的作品【跨越國境‧潮】,林舜龍提到:「這件作品動機是從敘利亞小男孩溺死在土耳其沙灘的悲慘事件開始。」強大的衝擊驅使他創作,並轉化成196個以糯米粉、石灰、黑糖、麻纖維和海沙塑成的小孩,站在瀨戶內國際藝術祭小豆島大部港的海灘上。

這些代表不同國家的小孩,有著相同面孔,各自面向自己的國家。身體正面寫下的數字,是他們與故鄉的距離,背後則是故鄉的經緯度。

在潮水、陽光的日夜侵蝕,小孩身體逐漸融化,最後消失回到海洋母親的懷抱,留下的是一片片如墓碑般,書寫著國家名的鏽鐵板,上方揷著白色玫瑰花。他說: 「我希望傳達的是,孩子是人類的希望,他們都純真地相信大人們的世界!而且在這個星球上,每個人都有他的主體性,應該尊重彼此的不同與多樣性,不該有分別心與歧視。」

【2018花博在台中】天上掉下來的一顆種子-林舜龍 11

聽老師談著,我的腦海裡不斷浮現出一幕幕影像,帶著電影感清晰的存在著。藝術作品因為有故事、有思想,才延續出作品的深度與價值,就像這次在台中花博三大展區「后里馬場森林園區」,將在11月展出的「天上掉下來的一顆種子。」,當初「最原始的想法就是每一顆花、每一顆種子,都是從天上來的,我們跟天可以做連結,所以用竹子創造一個空間出來,讓人可以進到內部的空間,和裝置藝術直接做一個互動。」林舜龍說。「植物也是有生命、有感覺與感情的,我想要把他濃縮在我的作品裡面。」

臺中世界花卉博覧會

107年11月3日(星期六)至108年4月24日(星期三)

后里馬場森林園區

外埔園區

豐原葫蘆墩公園

圖片取自2018台中世界花卉博覽會粉絲專頁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R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