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慣用語3-1】邱師儀:「武力捍衛台灣」成慣用語的機會大 - 匯流新聞網

TOPIC

【拜登慣用語3-1】邱師儀:「武力捍衛台灣」成慣用語的機會大
【拜登慣用語3-1】邱師儀:「武力捍衛台灣」成慣用語的機會大

東海大學政治系教授邱師儀。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屈彥辰/專題報導

美國總統拜登5月23日公開表示願以武力捍衛台灣,之後美國白宮、國務院、國防部長奧斯汀,乃至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接連強調「美國對台政策沒有改變」,拉回拜登論調。東海大學政治系教授邱師儀分析,絕對的模糊或者清晰在國與國之間都是不可能的,而他研究拜登用語,認為這樣的承諾說法成為慣用語的機會是很大的。

針對拜登(Joe Biden)5月23公開表示願以武力捍衛台灣,而拜登至今至少講過3次類似的言論,後續被其幕僚「公開拉回論調」之情況,邱師儀認為,有可能是拜登大白話個性使然,檢視他的從政歷程,像這樣不小心講出該講的話的情況很多。拜登有可能以不同方式正在延續前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的圍中、抗中策略,以脫口而出軍事防禦台灣來檢視中共的底線在哪裡?

邱師儀提到,既然是「故意」不小心脫口而出,自然要有國務院官員進來拉回到過去比較穩定的正軌,就像唱雙簧一樣,一個扮黑臉,一個半白臉,遂行美國測試中方底線的目的。

記者詢及,拜登此類動輒「願以武力捍衛台灣」的「明確化」,輔以可能後續隨之而來的「模糊化」(強調對台政策未變),這種遊走在明確和模糊之間用詞切換,是否會成為拜登日後對於台灣政策、中國政策的「慣用語」?邱師儀說,絕對的模糊或者清晰在國與國之間都是不可能的。

邱師儀進一步表示,要看的其實只是這兩者之間的運用那一種的成分較高?過去川普不但是直言對中的衝突,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悖離了美國「一中三公報」的路線,但問題是川普說了,做還不做沒有人說得準。但現在通常說了就會做,或者排定計畫中做的拜登,幾次的失誤,也太湊巧。他研究拜登話中的用語,包括用「承諾」這個字來顯示對台的武力保護,而且過三次都有提到,這樣的承諾說法成為慣用語的機會是很大的。

此外,拜登稍早曾公開拋出調降中國關稅的試溫球,與拜登5月23日的言論性質顯有差異。這類既軟且硬的美中互動,是不是可能成為當代既競爭又合作、經濟往來密切頻繁之「新冷戰」的「新態樣」?邱師儀認為,拜登在國際社會上,與川普的「釘孤枝」(編按:閩南語,意指單挑)不同。

邱師儀強調,拜登喜歡「打群架」。另外拜登也許走民主黨建制派愛走的理念型自由貿易,也就是認同民主、人權與自由貿易的國家就可以在一起做生意。當然這過程中有可能像前美國總統歐巴馬(Barack Obama)一樣,期待中國的「價值轉化」。

邱師儀坦言,上述這種方式成功的機會已經越來越渺茫,不過拜登也好,布林肯(Antony Blinken)也好,白宮國安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也好,其實都多少看到他們對於中國,仍有一點點的民主轉型的期待在。拜登在圍中之餘,是不會放棄對中的對話的,甚至會適時放出一些「次要的紅利」,降關稅就是其中一種,這可以說是拜登以來,新的美中對峙方式。

照片來源:岸田文雄臉書、邱師儀提供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拜登慣用語3-2】何志勇:美國總統角色有限 不因此改變對華政策

【拜登慣用語3-3】分析/兩年三次武力捍衛台灣 我們太期盼改變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R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