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謝東明/台北報導
內政部公布去年詐騙手法發生件數前三名,分別為「假網路拍賣」、「假投資」及「解除分期付款」。刑事局表示,「假網路拍賣」排名第一,關鍵原因在於詐騙集團利用人性弱點,在拍賣網站或知名社群社團,推出限量或低於市價的商品,等買家下訂匯款後就人間蒸發失去聯絡,或以貨到付款方式取貨開箱後,才發現是劣質商品。
刑事局表示,偵九大隊於今年五月至七月間,在新北市、嘉義市、桃園市及高雄市等地,陸續偵破六起網拍詐欺案件,其中二起案件竟為同一名陳姓犯嫌所為,六案共查獲犯嫌九人次,查扣作案用手機、SIM卡等贓證物,清查被害人數達二百四十人、被害金額逾新臺幣三百七十萬元。
刑事局指出,偵查第九大隊彙整多筆網拍詐欺案件,發現犯嫌所使用的犯罪手法,幾乎都是在知名社群平臺及拍賣網站,以假帳號佯稱販售「演唱會門票、香水、名牌包包、限量名牌球鞋」等。因商品數量有限或以低於市價的價格,誘騙被害人匯款,但犯嫌並未依約出貨,這時被害人才會察覺受騙。
警方表示,為全力掃蕩這類型的犯罪,結合臺北市、桃園市、臺中市、高雄市、嘉義市及南投縣政府警察局等共組專案小組,於今年五月至七月間,在新北市、嘉義市、桃園市及高雄市等地,陸續偵破六起網拍詐欺案件。經統計被害人年齡大多低於三十歲,最年輕僅十五歲,而單筆財損金額最高逾新臺幣八十萬元。
刑事局舉例,一名四十二歲李姓嫌犯與三十三歲楊姓同夥,於拍賣網站進行網路拍賣詐騙,佯稱販售香水、名牌包包等商品,實則拒不出貨;經員警查獲兩人,經統計被害人數約十六人、財損金額達逾一百四十九萬元。另一名二十九歲黃姓嫌犯,也是在知名社群平臺進行網路拍賣詐騙,佯稱販售名牌球鞋等商品,實則拒不出貨;經統計被害人數六十六人、財損金額逾百萬元。
刑事局呼籲,如發現欲購買的網拍商品價格,明顯低於市價,極有可能就是詐騙。網購應選擇具有第三方支付功能,而且商譽良好的正規網購平臺,使用平臺提供的安全交易機制,不要與賣家私底下用通訊軟體交易。近期也發生假買家,透過私訊方式詐騙賣家的案件,所以無論身為買家或賣家,遇有任何可疑狀況,或是面對不熟悉的交易模式,都應謹慎判別,再三考量切勿急躁。
照片來源:刑事局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