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流新聞網記者李映萱、李盛雯 / 台北報導
全球少子化危機日趨嚴重,根據美國中情局(CIA)所公佈的2021年全球227國的人口生育率預測,台灣育齡婦女僅生1.07個孩子,將成為全球生育率倒數第一名的國家。台灣從1960年到2020年間生育持續下降,從2000年還有30萬新生兒,到2020年只剩16萬新生兒,20年間出生率下降近50%,低出生率不僅不利國家文化經濟等發展,還會誘發國安等危機,人口貢獻程度愈趨重要,也因此人工生殖補助勢在必行。
根據WHO資料,全球77億人口,有1.86億不孕人口,亞洲區不孕人口約15%。各國生殖醫療現況,依補助、法規不同,連帶成效也不一樣。台灣生殖醫療擁有三大優勢,除了試管嬰兒著床率高居全球第二,價格也低於其他國家,法規也相當完善, 原應是具有最佳條件,藉由補助方案緩和少子化的燃眉之急。但自104年實施人工生殖補助以來,卻因為針對中、低收入戶等諸多限制,5年只催生7名寶寶,接近「0成效」。
TFC臺北婦產科診所生殖中心創辦人曾啟瑞感慨表示,「台灣生殖醫學如此傲人,相關補助卻沒幫到國人。但不孕症在台灣盛行率有15%左右,這背後潛在不孕人口等於是蹉跎5年的黃金生育時間,是很可觀的影響,修正補助方案已經是當務之急。」台灣每年接受試管嬰兒療程的4萬例不孕人口仍有很多是一般受薪階級;且不孕症如同其他疾病,因此補助應以全民為主。
TFC院長胡玉銘補充,日本和新加坡都是全民補助,沒有排富條款。日本實施人工生殖補助後,人工生殖週期從2007年約4.4萬週期至今每年已超過44萬週期,今年也取消年收入210萬台幣以下的補助限制,擴大至全部不孕家庭皆享有補助;新加坡則限40歲以下最多補助3次、每次最多16萬台幣。反觀台灣針對低收入戶補助最高新台幣15萬,其他僅少數縣市規定補助1至2萬,唯一例外是金門縣補助8萬。
TFC副院長王瑞生提到,各國藉由補助搶救生育率,但他們的生殖醫學產業可能面臨技術層面不足、法規不全或是機構與設備不足。亞洲尤其是中國大陸、香港、日本的不孕夫婦,不畏辛苦也要跨海來台灣做人,因為台灣綜合評估起來CP值最高。」台灣每年服務的不孕者當中,根據衛福部108年統計,國際患者就有11,216名,近幾年呈翻倍成長。
現場邀請42歲的張小姐現身分享求子過程。張小姐40歲初決定要生小孩時,當時醫師判斷她自然懷孕機率低,當時她很難想像自己會不孕,畢竟她和先生都有運動習,慣,身體也無異狀。夫妻求子心切,花費近百萬,共經歷4次試管療程,患有紅斑性狼瘡的她在醫師治療之下,終於在今年4月初生下兒子。曾啟瑞建議,年紀大相對要嘗試更多次試管療程才能成功,除了期盼政府放寬人工生殖補助之外,現階段年輕夫妻還能先進行生育力檢測,並考慮提早凍卵、凍胚,掌握更多試管成功要素。
照片來源: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李映萱攝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有影】驗精好尷尬?男性不孕症與基因突變有關係 晶片篩出優良精子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