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流新聞網記者邱璽臣/台北報導
針對有民眾擔心長期因子宮肌線症吃異位寧藥物,若打AZ疫苗是否有較大血栓風險?民眾黨立委蔡壁如今(18)日表示,就如有血栓病史可否施打新冠肺炎疫苗?大部分人是可施打。至於孕婦,因懷孕就是「嚴重感染的危險族群」,但是AZ有血栓風險,建議優先選擇mRNA疫苗,但若無該種類疫苗,還是建議施打AZ,比不打好。
但是蔡壁如也提到,根據相關資料指出,若曾發生過血栓合併血小板低下症候群,或肝素引起的血小板低下症者,則應該避免施打AZ疫苗;哺乳中的婦女,也建議施打,因為母親接種疫苗後產生的抗體會出現在母乳中,可能對新生兒有保護效果。
因為很多人特別關心或擔心打完疫苗,可能出現一些副作用,蔡壁如表示,從免疫學的觀點來看,所謂的疫苗接種,就是將疫苗製劑接種到人體內,藉由免疫系統對外來物的辨認,以產生對抗該病原體的抗體,使人體獲得抵抗某一特定或與疫苗相似病原的免疫力,讓人體對該疾病具有較強的抵抗能力。
「新冠肺炎疫苗打到我們身體裡面,讓我們的身體產生免疫反應,這些免疫反應的症狀,可能會是:出現局部的紅腫熱痛、身體也可能會感覺到頭暈,甚至發高燒、全身肌肉酸痛,類似感冒的症狀。」蔡壁如指出。
蔡壁如以自身為例,她說打完AZ疫苗之後的2個小時,頭就暈到不行,甚至不能工作,經詢問其他學弟妹,發現頭暈是在第一線醫護人員幾乎都會有的症狀。打完疫苗,她除了頭暈,還發燒、全身無力、肌肉酸痛,學妹很貼心幫她準備普拿疼,吃了二劑,休息一天就好了。
她指出,理論上休息個半天至一天,不舒服應該就會獲得緩解,如果症狀變得很嚴重的話,就要去就醫;如果高燒不退,第一天可以吃普拿痛,如果吃了藥,還是高燒不退,一定要去看醫生。
接下來,蔡壁如還談到,針對在篩檢站及門診常被問到的問題,像是曾經感染過COVID、孩童、癌症病人等這些「特殊族群」,要不要施打疫苗的問題?首先,她說曾經感染過COVID,仍建議施打,但是建議自發病日起至少間隔6個月,並且符合終止隔離或治療標準之後,再接種疫苗;孩童方面,因針對兒童的臨床試驗還在進行中,疾管署(CDC)目前不建議兒童接種COVID疫苗;有以下疾病皆建議接種疫苗,諸如癌症病人、高血壓、糖尿病、腎臟病(洗腎)、心臟疾病、肺部疾病、免疫不全疾病者等。
此外,蔡壁如提到,男性、年紀超過65歲、住在安養或長照機構及有以上疾病者,可能是COVID感染後重症的高危險群,且接種疫苗後,能有效降低住院及重症的情形,因此,強烈建議施打疫苗。
新聞照來源:Artem Podrez/Pexels、@cdc/Unsplash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有影】邱臣遠:陳時中所犯的錯 若在企業早就不知道被開除幾次了
缺疫苗人命關天 蔡壁如不禁想問:蔡英文有把國人的命放心上嗎?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