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流新聞網記者邱璽臣/台北報導
針對立委涉嫌集體收賄,及總統府秘書長蘇嘉全請辭,人在高雄輔選的立法委員蔡壁如發表她的看法:「紛紛擾擾的新聞背後的事實為何,我相信司法會給答案,而這些政治人物的所作所為,究竟是否符合他們向選民的承諾,我想社會自有公評。但作為一個立法委員,我所關注的是,在貪污受賄的背後,存在什麼樣的制度性問題?」
蔡壁如認為關鍵的問題在於選舉經費:「當今天的選舉變成軍備競賽,每個候選人都要花大錢才有機會當選時,難怪政治人物在當選後很難不去想投資報酬率的計算。我在高雄輔選的日子裡,常在思考台灣民主制度的難題。我認為制度性問題應該要有制度性的解方。」
蔡壁如表示,擁有成熟民主制度的歐洲有兩個與台灣不同的選舉經費制度:「第一,歐洲許多國家存在『公費選舉制度』;在公費選舉制度下,法律將規定候選人競選經費之最高額,若競選經費超過最高額之上限,則當選無效。台灣現行制度下也有競選經費最高額限制,但是超過最高額的唯一懲罰僅僅是超過的部分不得在申報所得稅,列入列舉扣除額。」
「第二,所謂公費選舉,就是政府事前提供公費給候選人,供其進行競選活動。有不少歐洲國家都採取此制度。台灣也有選票補助款,但是台灣的補助款是候選人當選後,直接依得票率進入當選人的戶頭。由於選後才給錢,這一大筆錢不會用來選舉,因此導致許多政治人物都會成立私人基金會來處理這筆錢。」蔡壁如說,如果大家有機會去關注一下,會發現,在北歐國家很少聽到有候選人在競選的時候強調:「選上後一定會盡忠職守、政治清廉。」她認為這種話空口無憑,而履行職責義務本來就是擔任民意代表的基本。
另外,蔡壁如表示成熟民主國家的競選核心不在於「人」,不是競選人的貓多可愛或是文宣海報多吸睛,而是在於「政策討論」:「在這些北歐國家,你很少在路上看到巨大看板,或是電視上看到瘋狂播放競選人的名字,公費選舉經費不會允許候選人做這些事。但是你一定會在各個市鎮的廣場上看到政黨小屋,讓選民直接走進去跟政黨的代表對話。」
最後,蔡壁如想倡議台灣推動公費選舉制度,讓選舉補助款可以在選舉期間就發給候選人,並禁止選舉經費超過法定上限,讓選舉經費降下來,這可讓台灣的民主制度走向成熟:「當然也許有人會提到競選浮濫的問題,其實也有相應的解方,讓我們可以持續倡議,提出更好的選舉方案。」
新聞照來源:蔡壁如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