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邱璽臣、李盛雯/台北報導
近日有媒體報導康軒國一下冊的生物課本使用中國用語,稱馬鈴薯為土豆,引起社會爭議。時代力量立法委員陳椒華今(17)日下午表示,土豆變馬鈴薯是文化偷渡再現,教科書審查制度再度失靈。她提到2022年3月時,曾就大量使用中國用語,並涉及性別暴力、性別歧視以及國家認同和統獨問題的市售學童工具書,向教育部及公平會進行質詢。
陳椒華表示,她今天在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質詢時,特別詢問教育部長潘文忠:「土豆是甚麼?」,部長回:「是花生」。她向部長說明有教科書表明「馬鈴薯稱為土豆、土豆=馬鈴薯」,對於中國用語的大量滲透,潘文忠感到相當訝異,並且表示:「審查不可能通過」。
康軒為台灣最大文教集團,陳椒華指出,在2020年時,有媒體指出康軒為在中國發展文教事業,而矮化台灣,而這次的教科書事件並不是個案,在國小三年級下學期的教科書中,也有「青椒=菜椒」的情況。
陳椒華強調,國中小自然屬於通識教育,容易造成誤會的詞是可以避免的,對此她要求教育部應注意相關教材,未來學名、俗名等稱呼,對於我國常用慣用詞,若出版社有誤寫,請教育部要求出版商進行糾正。除了教育部應審慎檢查學童教科書外,隨著抖音或是影劇的影響,中國用語影響台灣學生,教育部也應注意相關教材,並且有所因應。
新聞照來源:截圖自康軒文教臉書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