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不務正業」的醫師張豐年獲頒環保終身成就獎 - 匯流新聞網

LIFE

一個「不務正業」的醫師張豐年獲頒環保終身成就獎
一個「不務正業」的醫師張豐年獲頒環保終身成就獎

一個「不務正業」的醫師張豐年獲頒環保終身成就獎 5

匯流新聞網記者吳清河/台中專訪

一個自稱「不務正業」的醫師張豐年,因關注台中在地環境保護議題,一頭栽入環保迄今已23年,在世界地球日五十週年。

張豐年說,獲頒第四屆台灣環境保護終身成就獎,雖感到興奮,但也覺得有點愧疚,因為一個從事醫職的人,明知某些地方有環保缺失或環境被破壞,實在沒有太多的時間去現場勘查,只是有些公部門對環保心態已病入膏肓,不採取一些作為給他們足夠之壓力也不行。

張豐年表示,個人是一個不務正業之醫師,但願意將歷來之一些經驗與看法提出,行政院應儘速訂定「經建開發之上限-門檻」,並以「全方位之總量管制」加以落實,對象涵蓋國土計畫、資源(水、電)能供應量、污染(空氣、水、土)能負荷量等。若有任一不合則不允新開發,除非改善後能出現餘額。由於臺灣面積、人口有限,要實施全方位之總量管制並不困難。若真能做到,足為全世界師法,何樂不為?

張豐年認為,有建設必有相對之破壞,若未訂有上限,則隨著開發而出現「好處互相排擠,後遺症分散、轉移」之遠距時空效應,終致弊病百出、禍遺子孫,特別是日趨惡化之「全球溫室效應、氣候變遷」大問題。而臺灣做為地球村之一員,不僅山高水急,人口又過於稠密,地理情勢有別於絕大多數國家,不可不未雨綢繆。

尤以為能減低遍築水庫後出現「上淤下淘、整流域土砂系統性失衡」之嚴重後遺症,致日後根本無從收拾,張豐年建議:(1)落實水資源開發「以供定需」之運用綱領。(2)預籌水庫之退場機制,以減低日後不得不拆壩之衝擊,而以中部地區之石岡壩、集集堰及士林壩為優先選擇對象。

張豐年主張,政府須使力如下,以獲取民間之信任:(1)改變「開發至上,而不惜違逆大自然運作」之舊思維,謙虛地師法大自然及老祖宗之智慧,避免一再重蹈系統性之「工程災難」。(2)藉由民間參與,矯正病入膏肓之官僚體制運作模式,並找出各種專業盲點,而後對症下藥。(3)針對爭議之開發案件,設法落實環境基本法「環保優先於經濟」之宗旨,不再輕易遷就廠商財團。期待未來不僅臺灣,連全世界都能夠更為美好!

照片來源:資料照片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台中捷運綠線土地開發案舉行線上視訊招商說明會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


R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