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流新聞網記者吳清河/台中專訪
台灣37年來十大死因,癌症都是居首,每年將近5萬人死於癌症,引起社會廣泛關注;從美國的統計數據來看,在過去40年癌症5年相對存活率,從50%的存活率變70%,而現代醫療科技進步日新月異,以現今癌症研究的發展,未來要再提高20%存活率,不再需要花40年的時間。
世界知名癌症基因科學家、中國醫藥大學校長洪明奇院士認為,目前癌症死亡率能降低,其中一個關鍵是早期診斷及治療創新,而除了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外,近年來發展迅速的治療方式如「標靶治療」、「免疫治療」以及這些新穎療法的聯合,都給癌症病患帶來新的希望。
洪明奇說,2018諾貝爾生理及醫學獎得主James Patrick Allison和Honjo Tasuku所發明的免疫療法,在多種癌症治療上,能顯著延長病患生命。上述這些癌症研究上的努力及重要成果,影響過去的20年,甚至未來的數十年,讓世人不再那麼恐懼癌症。
洪明奇院士現為中國醫藥大學校長,曾任德州大學安德森癌症中心主管基礎科學研究的副校長兼分子細胞腫瘤學系主任。洪院士畢業於台灣大學化學系及生化所,隨後赴美深造,獲得麻州布蘭戴斯大學Brandeis大學生物化學博士學位;並在麻省理工學院白頭研究所(Whitehead Institute, MIT)進行博士後研究 (1984-1986),隨後應聘到安德森癌症中心任教。洪院士在酪氨酸激酶生長因數受體與腫瘤發生的分子機制等研究領域為國際知名學者。迄今,洪院士巳發表經同行專家審稿的研究論文530多篇,其中超過135篇發表在影響因數大於10的期刊。
洪明奇院士從事研究發現生命的光采與趣味,「人需要有夢想,讓無形的力量化為行動,以便夢想成真。」發展尖端醫療研究也是一樣,設下解決重大醫學難題的目標,使不可能變為可能。在治療癌症或是預防癌症領域,期待更多新一代學子、未來科學家,能在這個領域扮演重要的角色。
洪明奇院士致力於培養教育下一代腫瘤生物學家,至今已培養和指導了至少55名博士畢業生、200多名博士後。是2017年美國德州大學傑出教學獎的獲得者,更是唯一獲得四次德州大學健康科學中心John P. McGovern傑出教師獎的教授。
他曾指導國際研究團隊又發表熱點研究成果;這項由中國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劉洪教授及陳翔教授主導研究開發的篩選皮膚黑素皮膚黑素瘤是由黑色素細胞異常增殖所導致的惡性腫瘤,居皮膚腫瘤致死原因的首位;湘雅醫院劉陳團隊主導的黑素瘤研究團隊首次揭示了腺苷信號通路ADORA1-ATF3軸調控腫瘤PD-L1的分子機制,提出了ADORA1靶向拮抗劑聯合PD-1阻斷劑有效治療黑色素瘤的新策略;並鑑定出了預測PD -1阻斷劑治療效果的可靠篩選方法。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於1906年為美國醫學博士愛德華•胡美創辦,台灣中國醫藥大學與湘雅醫院簽立學術合作備忘錄,並報教育部核准在案。2019年聯合來自美國、澳大利亞、日本、台灣、韓國黑素瘤領域內頂尖學者成立「湘雅皮膚黑素瘤國際研究聯盟」,台灣中國醫藥大學校長洪明奇院士(前美國德州大學MD安德森癌症中心副校長)為會員之一,聯盟致力於黑色素瘤等皮膚腫瘤的臨床與科研工作,促進醫學一流學科的研究發展,擴大國際學術影響力。
洪明奇於2002年獲選中央研究院士,2010年被遴選為美國科學促進會生物科學部院士(AAAS fellow)。2015年獲孫思邈生物醫學成就獎,2017年榮獲首屆國際乳腺癌幹細胞研討會乳腺癌基礎與轉化研究傑出成就獎,2018年洪院士被遴選為德州大學健康科學教育學院主席。
照片來源:資料照片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