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論壇】黃士修/民進黨為何害怕以核養綠公投成案?中選會的公文透露了秘密...... - 匯流新聞網

VIEWPOINT

【名家論壇】黃士修/民進黨為何害怕以核養綠公投成案?中選會的公文透露了秘密……
【名家論壇】黃士修/民進黨為何害怕以核養綠公投成案?中選會的公文透露了秘密……

黃士修/以核養綠公投領銜人

當我們收到中選會公文的那一天,我們的心情非常錯愕。

為什麼中選會公然推翻法務部的法律意見?為什麼中選會的結論與聽證會正好相反?為什麼中選會引用的法條根本是錯的?

經過電話詢問,中選會的態度十分強硬,要求我們只能完全依照公文指示補正。

「但是這份公文違法啊?」
「本會都是依法行政,可受公評。」
「請問我們可以拜訪中選會當面討論嗎?」
「不行,我們很害怕跟你商討事情,因為你會寫臉書批評。」
「你剛才不是說依法行政,可受公評嗎?」
「這是補正程序!如果你不補正,我們准駁之後,你才能走救濟。」

問題是,我們應該配合中選會的違法干預,補正公投主文嗎?我們思考了很久。如果對抗到底,下場就是直接被駁回,確定趕不上年底大選。

行政訴訟曠日廢時,就算幾年之後勝訴,我們也得不到任何好處。中選會吃定公民面對黑箱審查沒有對抗手段。

■ 突然神奇通過的反核食公投

就在此時,另一個公投案引起我們的注意。5月29日,郝龍斌提案的反核食公投,通過中選會初審。

原本我們以為,該公投案應該會被中選會駁回,沒想到中選會用了一個高大上的理由:「經委員會議審議,因會中正反意見兼有,尚無一致性之意見,委員會依公投提案合憲性推定解釋原則,在有疑問時作成有利於公投提案人之認定,爰本案審議通過。」

按照同樣的邏輯,以核養綠公投聽證會上,出席的法律專家和法務部意見,都認同本公投不涉及創制。聽證過程中也釐清,本公投完全符合公投法規定。

即便有些審查委員個人主觀不同意,根據「在有疑問時作成有利於公投提案人之認定」,也應該審議通過。

然而我們受到的對待,卻是審查委員推翻所有法律意見,強硬要求本公投只能依照中選會指定方式撰寫主文。難道審查委員全部同意違法硬幹嗎?不太可能,那麼一定是來自非常高層的政治壓力,逼迫所有審查委員噤聲。

■ 牴觸意識形態者必殺之

觀察目前通過的幾個公投案,包括廢除勞基法、最低基本工資、以台灣名義申奧、反同婚三案,接著就是反核食。這些,全都沒有牴觸民進黨的基本意識形態。尤其是反核食,剛好符合非核家園的主張。

眾所皆知,民進黨政府在兩岸關係上觸礁,意欲拓展與日本的外交關係。台日除了釣魚台和漁權的問題,最大衝突在於禁止福島五縣食品進口。

台灣確實受到日本很大壓力,但拜民進黨在野時期散布的輻射恐慌所致,國民黨反過來利用謠言,成功阻擋所謂的核食進口。民進黨去年很急,因為台日EPA進度停擺,但今年似乎不急著主動開放了,為什麼?

■ 台日藍綠的多方政治賽局

仔細比對新聞可發現,陳菊、謝長廷等民進黨大老,都在大力布局日本的氫燃料電池。賴清德口中「乾淨的媒」,也來自日本J-Power公司的技術,幾乎可以確定,深澳電廠的燃煤機組已經內定得標廠商。

福島五縣食品的進口與否,還可以走WTO仲裁,難怪日本老神在在,不需要急著逼台灣開放。

民進黨當然也嗅出,郝龍斌的反核食公投沒有急迫性,如果駁回,反而給了國民黨一個大好機會,控訴政府漠視人民權益,年底大選給民進黨一個教訓。

中選會已經完全成為民進黨的附庸打手,將反核食公投變成一場政治賽局,讓公投案通過審查,反過來消耗國民黨的資源,卻不一定能為國民黨縣市長候選人加分。

但是我們很清楚,牴觸到民進黨非核家園意識形態的公投,絕對不可能有僥倖的機會。中選會千方百計要把主文的「非核家園」描述拿掉,就是要選民忽略非核家園對國家的傷害,把政黨利益置於人民權益之前。

民進黨則比我們更清楚,如果以核養綠公投綁大選,喚起選民對815大停電和其後一連串跳電限電的記憶,累積的民怨勢必動搖政權。

■ 被囚禁的屈辱是反擊的響箭

以核養綠公投小組,內部有過非常激烈的討論,最後我們決定忍辱配合中選會的違法要求,補正公投主文,只求能儘快推動第二階段的三十萬份連署。

這筆帳,我們吞,但我們一定會討回來。

我們不會忘記,民進黨的爪牙中選會,禁止我們說出非核家園導致空氣污染與生態浩劫的真相,剝奪台灣人享有不限電、不斷電、低廉電價與潔淨空氣的人權!

我們不會原諒,在非核家園的神主牌之下,人民權益被侵蝕、生態環境被破壞、國家安全被出賣,政客和假環團組成的龐大利益集團,持續摧殘國家圖利自身!

台灣已經不能再等下去了,這是一場聖戰的開始。以核養綠公投,將會是這個違法濫權政府的致命罩門,我們期待所有人的加入,親手寫下屬於全體公民的歷史。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名家論壇】黃士修/違法賤賣核四燃料棒,偉哉台灣民主進步共和國!
【名家論壇】黃士修/聽證會開假的!中選會陳英鈐主委下令拔管以核養綠公投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新聞照來源:翻攝自網路

 


R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