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流新聞網記者胡照鑫/台北報導
今年84歲失智長者的潘阿嬤,每天都穿著一身紅衣,擦上紅色唇膏等著出門,因為外頭有一群好朋友天天陪她說話、運動,日子過得超充實,甚至還在志工陪伴下前往花蓮參加活力秀比賽,上台表現一點都不輸年輕人。
社區人口以務農為主的宜蘭縣壯圍鄉,2年前開始建構失智友善社區,因為在地民眾、商家的積極參與,讓不少失智者重新找回生活節奏。宜蘭縣壯圍鄉衛生所主任林淑華分享,像是潘阿嬤平常都待在家裡,大多時間就只是在門口坐著,訪查發現她表現上已經感覺有些退化,不喜歡跟人互動。
隨著失智友善社區各種活動開始推動,志工擔任的「社區報馬仔」開始邀約這位長者多多參與,雖然潘阿嬤一開始意願不高,但是志工們不放棄,活動時間一到還會點名,每天都會主動到家裡邀請阿嬤出門。
因為持續跟大家互動,原本沈默的潘阿嬤像換個人似的,每天都迫不及待要來上課,出門前還會特地打扮,不但要擦上口紅,還會穿上一身紅衣,看起來格外有活力!不管是運動、聊天、跳舞都非常投入,要是週末沒活動,還會覺得有些小失落。
隨著生育率低落,台灣預計在2020年邁入人口負成長階段,少子化趨勢讓高齡社會逐年攀升的失智症人口,面臨越來越嚴峻的照顧問題,因此衛福部國民健康署積極推動失智友善社區,希望將過去單靠家庭的失智症照護,轉變為社區互助照顧模式,藉由鄰里的守望相助,友善商家的參與,讓失智者生活在更安全、快樂的環境中。
「社區願意投入,看到大家努力的結果,志工真的很棒,看到長者的表現很有成就感,大家收穫滿滿。」林淑華表示,透過村里長、派出所、學校友善天使的跨局處合作,社區民眾在宣導後對失智症也都有一定認知,加上濃厚的在地人情味,成就了目前的失智友善社區。
台北市中正區健康服務中心主任張惠美則是分享失智者林爺爺的故事,林爺爺是一名90多歲的退伍軍人,也是一位中度失智症患者,藉由參加中正區的記憶守護戲劇課程,現在跟著中正區健康服務中心一起到國中、小參加記憶守護劇團校園巡演,充滿活力的推廣失智友善社區。
在舞台上,林爺爺總是充滿熱忱的賣力表演,跟學校師生分享時,爺爺也會熱情的跟大家互動,一舉一動都看在這群天真無邪的孩子眼中,當孩子們知道爺爺罹患失智症時,更是佩服林爺爺的毅力與熱誠,大家都毫不猶豫地願意當爺爺的失智友善小天使,在社區幫助更多需要的長輩。
另外,許多家屬的表現也十分令人動容,張惠美說,像是8年前先生確診輕度失智症後,陳女士就開始穿梭在社區及健康服務中心擔任衛生保健志工,有時甚至會帶著先生一起外出參與服務。
參與中正區記憶守護課程後,陳女士全心投入失智症守護關懷服務,成為「中正記憶守護推廣大使」後,藉由親身照顧經驗,經常在社區以及支持團體中與失智症照顧者分享生命故事,並參與社區劇場,與劇團一起到校園及社區演出,提升大家對於失智症的認識、尊重與包容,透過對生命的尊重與熱誠,感動許多失智症的照顧者與社區民眾,進而提供友善對待。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有影】台灣失智每5年倍數成長 非老人病「年輕型失智」得提早防
新聞照來源:CNEWS資料照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