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流新聞網記者胡照鑫/台北報導
根據國民健康署統計數據,2015年後「癌症時鐘」又再快轉6秒,每5分鐘就有一個人罹患癌症。面對癌症,每個人都想抓住一線生機,盡全力去嘗試,可是每位癌症患者適合的治療法不盡相同,自宜撰稿人小原田泰久30年前因緣際會認識從事全人醫療的帶津良一醫師,從此對心靈療癒與替代醫療產生興趣,現在他採訪集結了21則抗癌療癒的奇蹟故事,告訴大家只要以正面的心態積極尋求療癒的契機,就有可能引發奇蹟。
小原田泰久多年來在替代療法與綜合醫療的第一線觀察,長期追蹤採訪50多名重症病友。他發現,單一醫療行為能夠達到的成效相當有限,必須結合身心靈、生活習慣等方式多管齊下,才能真正對抗癌症。
小原田泰久認為,癌症並非局部疾病,整個身心狀態都會受到影響,身體狀況就交給醫師評估,首要的是先照顧好自己的心,才會讓治療發揮最佳的成效。
人們在確定罹病之後,除了遵從醫囑接受治療,最迫切想了解的就是有哪些替代療法,可以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小原田泰久發現,大多數病患和家屬容易因對替代療法的想法不同而起爭執,無論是多好的健康食品、多麼有效果的替代療法,例如:褐藻糖膠、氣功、免疫療法等。若是家人之間為此鬧得感情不睦,就無法發揮出最佳的效果。
小原田泰久走訪許多癌症病患後發現,當死亡來到眼前,人們才會第一次意識到自己活著。不過罹患癌症並不代表人生即將就此終結,反而可以成為第二個起點。小原田泰久表示,從許多受訪者身上看見,「由死才能見生的智慧」。
「先接受自己可能會死的事實,才能產生絕處逢生的勇氣。」
像是65歲後才開始務農,成功用自然耕種法種出漂亮水稻的大野先生,人人都覺得他目光如炬、充滿活力,絲毫看不出他曾二度罹患重度癌症,被醫師宣告死期。大野先生回憶起改變的契機:「想到自己可能會因為癌症而死,這一點對我的影響很大。即便我還是沒找到自己到底為什麼而活的答案,卻開始認真去思考這件事。年輕時,我把在商場成功當成動力,一直拚命努力。現在我感受到從事自然農耕的社會意義,投入其中樂此不疲。」
更多內容請參閱采實文化出版的「21則抗癌療癒奇蹟:罹癌才看見人生叉路的風景,最激勵人心的真人真事」。
新聞照來源:翻攝自網路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