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台灣國策智庫】迎向5G時代 如何找到台灣下個電信時代的競爭力  - 匯流新聞網

DIGITAL

【新台灣國策智庫】迎向5G時代 如何找到台灣下個電信時代的競爭力 
【新台灣國策智庫】迎向5G時代 如何找到台灣下個電信時代的競爭力 

匯流新聞網記者胡照鑫、李盛雯/台北報導

新台灣國策智庫通傳組圓桌論壇今(30)日召開第8次會議,由台灣經濟研究院研四所長、台灣通訊學會理事長劉柏立以「迎向5G時代的典範轉移」為題進行報告,與會學者及專家也針對台灣在5G時代應該如何找出定位自處發表意見。劉柏立認為,5G時代應該建立三大友善環境,包括5G應用發展、大數據應用及FinTech應用發展的友善環境,引導5G生態系統整合及公私部門合作空間,確保監理監管思維與5G時代需求可以接軌,才能成功將典範轉移,創造台灣在下個電信時代的競爭力。

劉柏立指出,5G時代必須要「軟體重於硬體,制度重於技術」,全球從1990年代進入網路世界,2000年進入寬頻時代,2010年的4G將大家帶入數位匯流寬頻時代,目前已經進展到雲端與大數據時代,「5G就是所有通訊網路大整合的概念」。

劉柏立認為,主管機關的監理思維決定了市場結構現況與競爭樣態,如何在5G時代實現創新市場、因應收益的結構性變化,還有監理政策的與時俱進,都是重要課題。「基於數位匯流觀點,5G頻譜政策需要納入傳播事業前瞻性發展考量」。

劉柏立表示,5G時代的典範轉移,定位頻譜政策具高挑戰性,在數位匯流寬頻時代,不論是國家整體安全、或是在經濟社會活動、甚至是國家競爭優勢的推升,無線電頻率都扮演極重要角色,必須和諧使用不受干擾,公平使用要照顧執照使用人權益,有效應用則是讓經濟價值最大化。

劉柏立建議政府應該成立頻譜策略諮詢委員會,以國家重要戰略看待5G頻譜政策高度,才能建置頻譜有效應用推動機制。

新台灣國策智庫執行委員、台灣數位匯流發展協會理事長吳世昌表示,5G發展進程跟國家競爭力有很大關係,真正進入5G才算完全邁入數位匯流時代。台灣4G標照的1500多億,各家電信業者都還沒回收,現在又要佈建5G設施,未來5G是否思考五大電信業者共同佈建基礎設施,共同發展應用?要著重軟體還是硬體?都是值得探討的議題。

交通大學資訊工程系教授林一平從技術面來看,認為「5G應用就像是先射箭再畫靶」,現在看很多發展都是為了技術才想出應用方向,而非是為了需要才發展技術。林一平指出,電話每一代出現都是頻寬增加,從一開始的聲音品質改善,到後來的數據傳輸,行動寬頻,其實資通訊技術跟電信結合,5G加上AI,其實將超越人類想像。

世新大學傳播匯流與創新管理學位學程教授羅慧雯以自己十多年前在公共電視的經驗為例,當時公視為了因應數位電視改革,對全電視台進行教育訓練,但是收到的回應大多是質疑如何要讓節目產生互動跟移動接收,想不到現在行動寬頻已經讓手機取代電視功能了。「對於對於5G時代裡,內容產業的發展感到非常憂心與關心,5G可以讓內容享受更多元,但如何發揮經濟學資源配置的效率性,還有很多地方要觀察。」

文大大學新聞系教授莊伯仲表示,現在的社會是硬體重於軟體,技術重於制度,一般民眾對於5G所知甚少,媒體報導也大多集中在產業面,很多人覺得「5G就是比4G快一點而已」,其實只是矮化5G,還有更多議題需要讓國人知道。莊伯仲也指出,再過不到一個月就要選舉,不過查過全台所有候選人的政見,沒有一個跟5G有關,唯一擦邊球是高雄市長候選人陳其邁的「AI智慧城市」,國人的教育不能等,除了未來規劃跟應用,也應該讓相關知識更廣為傳遞。

世新大學廣電系教授林佳欣表示,目前看到兩個比較具體的5G相關應,首先是2018南韓平昌冬奧,號稱是5G操作展示會場,包括360度多視角,全景即時現場影音串流、全息虛擬影像現場,4K影音內容,另一個則是台灣大哥大跟富邦職棒多視角運動賽事轉播,但是只能提供200個用戶使用而已。林佳欣認為5G對AR、VR有很多幫助,但要把4K畫質推進到綜藝或戲劇節目,在內容製播上有很多想法要改變,對於產業界將是衝擊。

卓越新聞獎基金會執行長邱家宜認為,5G時代可以省思,回頭看台灣是否陷入技術不斷升級、硬體不斷升級的迷思?邱家宜表示,亞洲國家怕落後,一直想超英趕美,但是看見4G很多頻譜被浪費,頻譜管理還沒做好就想升級,台灣再5G這條高速公路非常欠缺運輸的內容,希望行政院、文化部要獎勵內容投資,因為沒有投資就做不出具有競爭力的內容,大家只好去看外國節目。

中華民國衛星廣播電視商業同業公會秘書長陳依玫指出,國家應該要對4G政策總盤點,因為2013年在民間推動下,4G提早一年半釋照,現在又要迎接5G,對國家總體利益造成多少損失。台灣如何在5G機會下,創造國家智慧,找到節奏跟角度切入,現在正是發展前政策制定相當關鍵的時刻。

新聞照來源:記者胡照鑫拍攝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R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