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民主論壇九月登場 環團:可分享台灣「非核家園」政策效益 - 匯流新聞網

NEWS

亞洲民主論壇九月登場 環團:可分享台灣「非核家園」政策效益
亞洲民主論壇九月登場 環團:可分享台灣「非核家園」政策效益

匯流新聞網記者唐詩 / 台北報導

結合「新南向政策」,執政黨推銷台灣走向國際頻頻出招。繼八月份舉行CALD女權高峰會議後,民主進步黨與台灣環境保護聯盟將在9月2、3日兩天舉辦「第二屆亞洲民主論壇」,主題為「環境、能源與永續發展」。民進黨副秘書長卓榮泰說明,今年將邀請十個國家、十九個不同領域的NGO智庫團體,在兩天內進行五個場次的論壇。

台灣環保聯盟創會會長施信民則認為,不只生態保育經驗的互動,能源發展的經驗也可互相學習,比如台灣2025非核家園政策對於亞洲國家非核運動之正面效益

卓榮泰表示,現在台灣的國際環境非常獨特,但我們從不間斷或放棄我們在國際社會上的責任,能源轉型是新政府成立以來很重要的政策和目標,再生能源發電的比重從2015年的4%,預計2025年達到20%, 2025非核家園這個目標,是執政團隊不會放棄,堅持要達成的。

「但同時,執政團隊更要確保的是不虞匱乏的水電供應環境跟需求,這才是取得環境與經濟發展平衡中執政團隊所需要做的,在追求目標的同時,我們必須要做出這樣的承諾和努力」,卓榮泰指出。

民進黨中央黨部今(29)日上午舉辦記者會,說明今年第二屆「亞洲民主論壇」意義與議程,民進黨台灣民主學院主任吳沛憶表示,去年第一屆論壇以東南亞政治參與為主軸,今年的主題是【環境、能源與永續發展】,很榮幸和長期關注環境議題的台灣環境保護聯盟合作舉辦。今年正逢環盟成立30週年,以環境永續發展為主題,特別有意義。

卓榮泰在記者會中特別向環保聯盟表達謝意。他表示,台灣民主學院在籌備論壇的過程,受到環保聯盟很多的指教,從細節、主題、邀請貴賓等,環保聯盟都提供最好的經驗。今年正逢環保聯盟創立三十週年,這個論壇是特別深有意義的。

卓榮泰表示,近三十年前有三件事情前後發生在台灣:解嚴、環保聯盟成立以及民進黨的成立,這三件事情改變台灣很多的面貌。民進黨從挑戰威權的角色,變換成新的憲政秩序的建立者;環保聯盟也從追求美好生活維護的角色,轉變成未來優質生活的創造者,這也是台灣確切需要的。

卓榮泰表示,聯合國在2015年正式啟動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訂立了17個目標,當時大會名稱是「我們想要的未來」,「所以這次我們邀請亞洲鄰近國家共同參與論壇,希望可以彼此聚集在台灣互相學習,並共同探討更好的模式」。

卓榮泰說明,會議第一天除邀請施信民教授外,也邀請環保聯盟會長劉俊秀、副會長劉志堅、前中研院長李遠哲及前副總統呂秀蓮。呂秀蓮特別重視環保議題,呂秀蓮也將出席開幕儀式,向各國環境專家、學者表達歡迎。

卓榮泰也提到,在這兩天的論壇當中,會與其他國家的經驗做交流,目前報名的狀況已經非常的熱絡,但還是歡迎及邀請更多關心這個議題的朋友們能到現場來參與這樣的國際盛會,他也再次感謝環保聯盟,在30周年慶祝活動的同時,提供這樣的機會,讓民進黨有參與和學習的機會,這是非常寶貴的經驗。

施信民則表示,面對氣候變遷及環境污染、生態破壞等當代議題,世界各國都面臨各自不同的挑戰,各國的作法正可以提供彼此參照,進而促進未來區域合作的可能。「因此,與亞洲國家進行環境領域的交流,便是新南向政策中的重點工作」。環盟會長劉俊秀也肯定論壇意義,「氣候變遷需要各國通力合作」。

環盟學術委員楊聰榮說明,亞洲民主論壇邀請來自日本、南韓、馬來西亞、越南、菲律賓、印尼、泰國、緬甸和柬埔寨等九個國家的環境NGO、智庫及學者來台交流。陣容包括馬來西亞的第三世界網絡(Third World Network)、当今峇南(Baramkini);印尼的菩提心曼荼羅基金會(Persamuhan Bodhicitta Mandala Medan)、綠色和平印尼辦公室(Greenpeace Indonesia);泰國的關注全球南方(Focus on the Global South)、泰國生態警示復甦(Ecological Alert and Recovery–Thailand);菲律賓的菲律賓氣候正義運動(Philippine Movement for Climate Justice)、卡里卡珊人類環境聯盟(Kalikasan People’s Network for the Environment);緬甸的亞洲發展研究所(Asia Development Research Institute);柬埔寨的柬埔寨原住民青年協會(Cambodia Indigenous Youth Association);越南的越南海外公民意識推動組織(Vietnamese Overseas Initiative for Conscience Empowerment)、綠樹(Green Trees);日本的貿易振興機構亞洲經濟研究所(IDE-JETRO)、環境能源政策研究所(ISEP)、國立研究開發法人產業技術總和研究所(AIST);韓國的科技政策研究所(STEPI)、能源經濟研究院(KEEI)等團體,從反水壩、保育雨林、反煤炭發電、礦業、原住民權利到再生能源等等多元議題,展開其倡議分享。

延伸閱讀:
【匯流新聞網】供電吃緊!林全盼國人共體時艱 讓能源轉型儘速順利完成
【匯流新聞網】手機汰換速度快 環保團體呼籲注重環保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新聞照來源:民主進步黨提供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R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