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心!誤踩這些危險因子 食道癌及口腔癌常找同一人 - 匯流新聞網

HEALTH

當心!誤踩這些危險因子 食道癌及口腔癌常找同一人
  • 字級

當心!誤踩這些危險因子 食道癌及口腔癌常找同一人 5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有些癌症「禍不單行」!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耳鼻喉科主任賴建仲指出,臨床發現,食道癌及口腔癌,常常發生在同一病人身上,其中年齡小於50歲的初次患者同時得到二種癌症的機率更高,全因為背後有共同的危險因子。

根據衛福部110年癌症登記報告顯示,口腔癌和食道癌分居男性癌症年齡標準化發生率的第3位(7387人)及第6位(2614人)。至於癌症發生年齡中位數,口腔癌為58歲,食道癌為60歲。

賴建仲表示,當食道中的黏膜細胞積累突變嚴重時,可能會衍生食道癌,致癌原因仍有待釐清,一般認為除了年齡(中老年人居多)、性別(男性比女性多)等因素之外,日常生活對食道的各種慢性刺激,都可能導致食道癌。而口腔癌是發生在口腔的惡性腫瘤總稱,大部份屬於鱗狀細胞癌,可出現在口腔任何部位,包括唇、舌、齒齦、口底、硬腭、頰粘膜及後臼齒三角區等。

研究顯示,有一些共同的危險因子,可能導致食道癌與口腔癌的發生,包括檳榔、菸草、酗酒、長期營養不良及人類乳突病毒(HPV)感染等。尤其,有檳榔、菸草和酒精等三者使用習慣者,其罹患上呼吸消化道癌的風險較不使用者高達10.5倍。

賴建仲說,臨床發現,食道鱗狀上皮細胞癌常和其他的上呼吸消化道(口腔、口咽、下咽、喉、肺部)鱗狀上皮細胞癌同時或異時發生,且癌化的細胞帶有相似的基因變異。食道癌約有5到12%的患者,可能會同時罹患頭頸部癌症或肺癌,因此在診斷及追蹤時必須特別加以注意;反之,口腔癌患者中約有5到14%,甚至40%同時有食道癌。

賴建仲提醒,食道癌與口腔癌,大多是可以預防的,預防勝於治療,食道癌目前尚未有有效的篩檢工具,因此落實健康生活方式,遠離致癌因子是必要且相對有效的防癌步驟,應避免菸、酒、檳榔和煙燻、燒烤、醃漬、加工肉品等含亞硝胺食物,超過攝氏65度的熱飲或湯品,同時多食用原型食物、綠色蔬菜及新鮮水果,控制體重,適度且規律的運動,定期篩檢及牙科檢查。

照片來源: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是你嗎?吃飯習慣「大小頓」 醫警告:膽結石容易找上門!

長期下背疼痛? 這些警訊出現小心「僵直性脊椎炎」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R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