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長期疲勞、白天嗜睡、淺眠多夢、嚴重打鼾,現代人越來越多人有睡眠呼吸中止症,嚴重下場是恐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例如高血壓、心臟衰竭、心律不整或中風。國泰醫院心血管中心主治醫師簡韶甫指出,睡眠呼吸中止症可分為「中樞性」、「阻塞性」及「混和型」三種,臨床常見許多患有睡眠呼吸中止症的人本身卻沒有意識。
根據統計,大約有25%成年人有某種程度的睡眠呼吸中止障礙,一般好發在男性、中老年、肥胖、酗酒、心血管疾病、下顎短小及服用安眠鎮定劑病人,且常伴隨有精神不集中、頭痛、口乾、睡著時被嗆到或喘氣、脾氣暴躁不易控制。
簡韶甫表示,睡眠呼吸障礙會造成白天嗜睡和注意力不集中,增加事故發生的風險。研究已經發現,患有嚴重睡眠呼吸中止症的病人發生交通事故的可能性是一般人的2倍以上,不僅如此,睡眠呼吸中止症未治療,心血管疾病風險將大幅增加,全由於睡眠期間心率和血壓的變化所致。
簡韶甫說,睡眠呼吸中止症可分為中樞性、阻塞性及混和型三種。中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起因於心臟衰竭;阻塞性則肇因於睡眠過程中,控制呼吸道的肌肉張力降低,導致喉嚨變窄而影響呼吸。
簡韶甫提醒,由於呼吸中止會導致血液中氧氣濃度下降和二氧化碳濃度上升,嚴重失衡時會刺激腦部喚醒病人使呼吸次數增加以改善氧氣及二氧化碳失衡的狀況,許多患有睡眠呼吸中止症的人沒有意識到自己的睡眠呼吸異常,睡眠中斷頻率增加,導致疲勞和白天嗜睡。
目前臨床診斷標準,主要參考呼吸中止指數,亦即每小時發生呼吸中止的次數:呼吸中止指數每小時小於5次是正常,5至15次為輕度,15至30次為中度,30次以上為重度。
簡韶甫強調,一旦確診罹患睡眠呼吸中止症,治療的目標首重在睡眠期間保持呼吸道暢通及減低危險因子,可使用持續性正壓呼吸器來維持睡眠過程中的呼吸道通暢;針對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的病人,手術是另一種選擇。民眾若能及早認知疾病,並好好控制危險因子,不只可以改善生活品質,也可以減少長期的死亡率。
照片來源: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