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一名男性因為大量血便而休克送醫,檢查發現明顯的胃潰瘍,進一步切片報告結果更嚇人,竟是瀰漫性大B淋巴瘤(DLBCL),緊急輸血、用藥效果都不佳,由於其血壓極低,需使用升壓劑維持血壓,使得找出腸道出血點異常困難,台北榮總不得不出動由放射科、麻醉科、腸胃科、一般外科及血液科共20位醫師組成的醫療團隊搶救。醫師提醒,民眾要牢記「燒、腫、癢、汗、咳、瘦、累」七字訣來記憶淋巴瘤的症狀。
台北榮總血液科主治醫師王浩元表示,由於男子情況緊急,醫療團隊最後決定先暫停升壓劑,以血管栓塞止住出血點,屏氣凝神緊盯血管攝影螢幕,在升壓劑停用的瞬間,腸道破損的動脈噴射出血流,才由放射科醫師成功進行血管栓塞止住出血,再由外科團隊接手緊急切除破損的腸道段落並建立腸造口。
王浩元說,醫療團隊發現,原來男子除了該段腸道,至少還有6處已明顯受到淋巴瘤的浸潤,為防止剩下的腸道因淋巴瘤的持續惡化而再次大出血,在情況相對穩定後,開始接受淋巴瘤的藥物治療,包括類固醇、標靶藥物以及調整過劑量的多重化學藥物。而男子也順利挺過首輪淋巴瘤治療,順利轉出加護病房,至今已超過一年半,無任何復發跡象。
台灣人對於「淋巴瘤」常有迷思與錯誤觀念。王浩元解釋,淋巴瘤(lymphoma)就是淋巴癌,是種癌症,而淋巴癌細胞是從淋巴球細胞轉變來的。
王浩元強調,值得注意的是,淋巴結腫大才有分良性的淋巴結腫大跟惡性的淋巴結腫大,而淋巴瘤就是淋巴癌,是癌症,所以都是惡性的!且淋巴瘤雖然最常發生於人體的淋巴結,但淋巴瘤能長在身體的任何地方,包括腦部、肺臟、乳房、腎上腺、肝臟、睪丸、皮膚。
王浩元提醒,民眾可以用「燒、腫、癢、汗、咳、瘦、累」七字訣來記憶淋巴瘤的症狀,分別代表:發燒、腫塊、身體癢、盜汗(夜間多汗)、咳嗽、體重減輕、異常疲勞。其中無痛的腫塊是淋巴瘤最常見的症狀,雖然最常出現於淋巴結區域,特別是頸部、腋下、腹股溝,但要再次強調,淋巴瘤能長在身體的任何地方,不限於淋巴結。
王浩元說,淋巴瘤是種非常複雜的癌症,台北榮總的淋巴瘤團隊依照國際指引,可將淋巴瘤根據不同的病理型態分成近百種的各式淋巴瘤診斷,而各種不同的淋巴瘤有各自對應的治療策略,所以,若被診斷出淋巴瘤,應該尋求血液科淋巴瘤醫療團隊的專業建議並根據個體情況來共同討論與制定治療策略,淋巴瘤與其他固態性腫瘤(如大腸癌和乳癌)有所不同,即使是淋巴瘤的第四期,仍然存在治癒的可能性。
照片來源:台北榮總提供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人力荒等不及政府加薪 新光醫院開第一槍!11月起三班護理師全面加薪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