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庚十年追蹤研究證實「B肝這治療」有效 肝癌發生率大減50% - 匯流新聞網

HEALTH

長庚十年追蹤研究證實「B肝這治療」有效 肝癌發生率大減50%
  • 字級

長庚十年追蹤研究證實「B肝這治療」有效 肝癌發生率大減50% 5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長庚醫院公布十年長期追蹤結果,證實台灣健保給付B肝抗病毒藥物確實有效!林口長庚是與基隆長庚肝病研究中心跨院合作,針對1087位肝硬化病人進行長達十年的治療追蹤,結果證明固定療程組病人相對於長期服藥組病人,不但肝癌發生率減少50.3%,病毒的清除率更超過12.8倍,肝病死亡風險亦減少67%。

長庚醫院今(14)日上午發表這項固定療程B肝治療的研究成果,是目前樣本數最大、追蹤年代最久、最具說服力的研究,近日已獲肝臟學頂尖期刊「肝臟學(Hepatology)」接受並準備刊登。

固定療程B肝治療最早是由在國際B肝研究領域有極高地位的中研院院士廖運範在2000年「亞太B型肝炎指引」中提出,歐美肝病學會2016年起跟進,廖運範也是這項研究的指導作者,研究團隊成員還包括林口長庚肝病研究中心教授簡榮南、教授鄭文睿、副教授陳益程及基隆長庚肝病研究中心教授林志郎。

簡榮南指出,台灣自1986年率先全球針對新生兒全面施打B肝疫苗,目前青少年的B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帶原率已由10至12%、下降至0.8%,全台感染B肝現況約有180萬人,其中約有4成病人會引起反覆性肝炎發作,有可能需要服用抗病毒藥物治療。

健保則是自2003年起開始有條件給付B肝抗病毒藥物,不論是e抗原(HBeAg)陽性或陰性,肝功能(ALT)上升至正常值上限的二倍以上(>72U/L)二次,中間相隔三個月,就可開始考慮服用抗病毒藥物。但若追蹤中發生黃疸指數(total bilirubin)>2 mg/dL,或凝血酶原時間超過正常值三秒以上,可及時服用抗病毒藥物治療,不需觀察三個月。

簡榮南說,截至目前為止,B肝抗病毒藥物治療成績可觀,國人慢性肝炎及肝硬化死亡率,從2003年十大死因第六位,降至2022年第十一位,死亡人數也從最高的每年5621人降至4107人,肝癌的死亡人數也由每年8479人下降至7781人,慢慢可看出B肝防治的成效。

目前B肝的口服抗病毒藥物,僅只抑制病毒繁殖,無法有效清除存在肝細胞核內的病毒基因體(cccDNA)。簡榮南強調,宿主的免疫功能是目前清除cccDNA的唯一利器,有趣的是,在健保規範之下的藥物固定療程治療後停藥,若是發生肝炎復發,剛好給宿主一個機會產生自發性免疫病毒清除。

目前健保對HBeAg陰性的患者,提供三年的口服抗病毒藥物治療,治療中需驗三次B肝病毒(HBV DNA),每次間隔六個月,若均為陰性即可停藥。

林志郎說,有不少B肝病人不敢停藥,但其實風險不大,病人通常擔心一旦停藥會肝臟發炎,發生肝臟代償不全甚或肝衰竭,因此不敢停藥,但其實風險不大,根據目前國內外的統合性文獻發表,其機率均小於1%,死亡的病例更少,可以經由規律且密集的追蹤和及時的治療來減少其發生率。

廖運範強調,新的研究結果給了固定療程B肝治療重量級的證據,比起長期服用藥物,姑不論金錢的耗用,服藥的不便,但光是可大幅減少肝癌,增加病毒清除及增加病人存活,這些B肝固定療程的證據強烈顯示,此治療方式會給病人帶來最大的好處。

照片來源:長庚醫院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一喝就臉紅?快戒酒! 台美跨國研究驚曝:酒精不耐體質易損腦神經

健保送7萬元大紅包! 運動、外傷「半月板破裂」10月起免自費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R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