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工時長、壓力大加上夜生活多采多姿,「失眠」已經是台灣人常見的一種文明病,國內就有調查顯示,每10人就有1人失眠,為求一覺到天亮,不少人習慣依賴安眠藥,但又怕上癮怎麼辦?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一般精神科醫師李宜庭建議,安眠藥不建議使用超過4周,且不宜天天使用,使用還有五大原則:1、最低有效劑量;2、間斷使用;3、短期使用;4、逐漸減藥;5、當用則用、能省就省。
台灣睡眠醫學學會2017年曾調查指出,全台的慢性失眠盛行率高達11.3%,相當於每10位台灣人就有1位失眠;食藥署2018年全國物質使用調查報告也顯示,國人使用鎮靜安眠藥的終身盛行率為7.63%,其中更有接近4分之1為「非醫療使用」,意即在沒有取得醫師處方、或是使用的劑量或頻率高於醫師處方下不當使用安眠藥。
李宜庭說,臨床觀察發現,有些民眾擔心若因失眠到精神科就診,會從此被精神科藥物控制,索性自行到藥局購買安眠藥、或從親朋好友手上索取藥物,但在沒有經過正確評估和說明使用方法的狀況下貿然使用安眠藥,除了可能因副作用而增加跌倒、車禍、呼吸抑制、認知功能下降的風險,長期使用還會有安眠藥依賴或成癮的可能。
李宜庭強調,失眠是現代社會常見問題,但使用安眠藥應謹慎,必須經由醫師評估及開立使用,並遵循處方劑量和用法,以避免對健康造成不良影響、甚至帶來成癮風險。長期使用安眠藥的患者如要停藥,建議與醫師討論、以合理的減藥方式合併非藥物治療,以避免出現嚴重戒斷症狀,如癲癇、譫妄、反彈性失眠等,並增加安全停藥的成功率。
尤其是第五項原則,李宜庭解釋,「當用則用」指的是如果預期隔天需要保持良好精神,但在非藥物的方式下,例如放鬆練習經過半小時仍睡不著,就直接使用安眠藥、不要忍;「能省就省」則是指如果隔天可以放鬆或是假日,就儘量以非藥物方式幫助入眠。
李宜庭表示,只要遵循以上原則、有紀律的使用安眠藥,就能降低安眠藥依賴風險,此外,也可以請醫師開立半衰期較長(長效)、作用較慢的藥物,也是降低成癮性的有效做法。
照片來源: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致死99%食腦變形蟲鑽體途徑很特別! 專家揭「 破壞大腦如搗豆腐」
新北害命食腦變形蟲哪來的? 疾管署懷疑「這池水」最快一週有答案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