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大學生愛「乾杯」乾過頭了!根據國健署最新111年大專校院學生健康行為調查發現,國內大專生過去30天內飲酒過量率(即曾經一次喝6杯或6杯以上的酒)雖然下降,但比率仍高達14.39%,顯示大專生仍常有機會接觸到酒類飲品,仍然面臨著飲酒過量帶來的健康風險。
國健署111年大專校院學生健康行為調查結果顯示,大專生過去一年曾飲酒率為67.76%,過去30天內飲酒率為38.45%,值得注意,大專生過去30天內飲酒過量(曾經一次喝6杯或6杯以上酒)比率達14.39%,男性高於女性(分別為16.42%及12.61%)。
調查進一步問到,最常的喝酒場合,則以朋友聚會居多(占72.79%),其次依序為家人團聚(占41.1%)、覺得開心(占23.46%)及想犒賞自己(占21.59%)。
國健署署長吳昭軍表示,國內大專生過去30天內飲酒率,已由109年調查的44.2%、降至111年的38.45%;另外,過去30天內飲酒過量率亦由109年的20%、降至111年的14.39%、降幅近3成(28%)。
不過,吳昭軍強調,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酒精是一種具有毒性和精神作用的成癮性物質,許多研究指出,酒精對中樞神經系統、消化系統及心血管系統有毒性作用,且酒精飲料中所含之乙醇被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歸類為第一類致癌物質,亦會抑制免疫力,增加罹患傳染病(包含結核病、愛滋病)的風險。終身飲酒量及飲酒內容、飲酒頻率和每次飲酒量,都會增加各種健康和社會危害的風險。
國健署菸害防制組簡任技正劉家秀說,尤其,研究顯示台灣近半人口喝酒會臉紅,此為缺乏酒精代謝酵素「乙醛去氫酶(ALDH2)」,導致酒精的中間代謝物「乙醛」無法被正常代謝,這種毒性致癌物累積在肝臟中,便會出現臉紅、心跳加快、頭痛、頭暈、噁吐、宿醉等酒後反應,又稱為「酒精不耐症」,此為亞洲人特有的基因變異。此外,乙醛也會與其他蛋白質、胺基酸及DNA結合,誘發不正常的免疫反應、傷害組織,並產生大量自由基引發基因突變,大幅提高罹患癌症的機率。
劉家秀表示,根據「國民飲食指標手冊」建議,男性每日不超過1罐啤酒(或相當於20g酒精量),女性不超過半罐啤酒(或相當於10g酒精量),如果是準備懷孕、懷孕期間或正在哺乳的女性,為了胎兒的健康,請千萬不要喝酒。
國健署提供拒酒5招,呼籲全民扭轉勸酒文化,避免過量飲酒有害健康:
第一招:可以說喝酒傷身(會起酒疹、會傷肝、會傷胃、醫生說不能喝酒 及正在吃藥不能喝酒等)。
第二招:或者說開車來的、怕酒駕臨檢取締、要找代駕麻煩等。
第三招:不然說以茶、飲料、咖啡代酒陪喝。
第四招:誠實說不喝酒,直接拒絕。
第五招:還有其他說法拒酒(酒量不好、尿遁、易醉、易吐、不喜歡等)。
照片來源: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50歲後迅速肥胖當心是「癌」! 她一年胖10公斤揪出7公分大腫瘤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