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想要擁有令人羡慕潤澤、透亮的肌膚,保溼很重要,但保溼化粧品該怎麼挑?食藥署有正確解答!食藥署提醒,保溼的目的,顧名思義就是讓水分不要過快流失,讓肌膚角質層保有合理的含水量,一般人常有迷思,認為只擦蘆薈膠保溼就足夠了,實際上,蘆薈膠具有保溼吸水功能,但不具有鎖水功能,如果只使用蘆薈膠就想要達到保濕功能,反而有可能越來越乾。
食藥署今(8)日召開衛教記者會,提醒民眾,選購及使用保溼化粧品時要把握「保溼化粧品購用5叮嚀:看標示、要測試、避部位、放陰涼、期限用」的原則,了解正確保溼方式,避免錯誤迷思。
食藥署醫療器材及化粧品組簡任技正吳亭瑤表示,當肌膚富含水分,膚質會較為豐潤,皮膚外觀看起來就會光滑、細緻、柔軟,一般民眾常有「只擦蘆薈膠保溼就足夠了嗎?」、「保溼精華液越黏稠,保溼效果越好?」等迷思,實際上,蘆薈膠建議搭配乳液、乳霜才能達到更佳的保濕功能。
吳亭瑤說,而保溼化粧品的稠度與保溼力的高低還是要看產品實際添加的成分,有些保溼精華液會添加增稠劑,如黃原膠(Xanthan)、纖維素(Cellulose)等成分,讓產品使用起來稠感相對增加,但並非真正保溼。
食藥署提醒,民眾選購保溼化粧品時要「看標示」,特別是品名、用途、保存期限等,不買來路不明標示不清的產品;而肌膚較敏感的消費者,使用保溼化粧品前,建議「要測試」如果皮膚沒有刺激或過敏等不良反應時,才可安心使用;在使用時則要「避部位」,要避免使用於受傷部位、使用保溼噴霧類產品不要朝口鼻噴灑或直接噴在臉上,以避免吸入;此外,保溼化粧品儲存時要「放陰涼」,存置於陰涼處,避免放置於陽光直射、高溫潮濕的地方;最後,保溼化粧品開封後要「期限用」,並留意產品效期及是否變質,如產品已經分層、變質、變色或有異味等情況,就不要使用。
最後,食藥署強調,如果在正常或合理使用保溼化粧品後,皮膚出現狀況時,應及早接受診療,就醫時請攜帶使用的化粧品(包含產品全成分標示),告知醫生出現症狀的皮膚狀況、使用中的藥物種類及日常生活情形。
照片來源: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今10876例40死 疫情穩!羅一鈞估:未來二周「天天僅萬例」利鬆綁
莊人祥稱疫苗採購最大「挫敗」 綠委怒了!立法院一早叫他上台解釋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延伸閱讀
24種香精料恐誘發爛皮膚! 化粧品明年5月強制標示、違者可罰百萬
- 2025-01-21
- 陳 鈞凱
PFAS等9成分化粧品全面禁用! 食藥署明年元旦起開罰最重500萬
- 2024-12-25
- 陳 鈞凱
化粧品7月起「不登錄」就不能賣! 食藥署抓到可重罰百萬
- 2024-06-26
- 陳 鈞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