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停經後陰道又出血,不是「回春」,而是大麻煩!一名57歲的婦人,已經停經3年多,但3個月前又開始出現陰道出血,由於身體沒有不適,讓她誤以為是月經又來了,並不以為意,直到近一個月出血情形越來越嚴重,這才前往醫院就診,結果超音波檢查發現子宮內膜厚度達1.2公分,進一步子宮內膜切片,檢驗結果竟是子宮內膜癌。
幸運的是,該名婦人由於初步診斷為早期子宮內膜癌,在醫師建議之下,立即接受手術治療,術後的病理報告確認為第1期子宮內膜癌,後續定期回診追蹤,預後情形良好,並未出現其他後遺症。
國健署癌症防治組組長林莉茹提醒,婦女停經後出血千萬別大意!依據2019年癌症登記資料顯示,新診斷出子宮體癌個案3124名,標準化發生率為每10萬人17人,年齡中位數56歲,為國人婦女癌症發生率第5位;另外,2021年子宮體癌死亡人數為489人,標準化死亡率為每10萬人2.3人,亦為婦女癌症死因第10位。
林莉茹說,子宮內膜癌為子宮體癌中最常見的一種癌症類型,每年新診斷子宮體癌個案中有超過9成以上為子宮內膜癌。常見異常症狀包括:停經後出血、經期不規則、經血變多等異常出血,持續性陰道出血或紅色分泌物,貧血、倦怠,下腹疼痛等症狀,除了與服用含荷爾蒙成分藥品或保健品有關之外,有可能是子宮頸癌或子宮內膜癌的徵兆,因此停經後一有異常出血應及早就醫。
國健署指出,研究顯示,子宮內膜癌危險因子包括:長期月經異常的病史、曾被診斷罹患有多囊性卵巢症候群者、停經後肥胖、有婦科癌症家族病史、服用僅含雌激素或其類似物成分的藥物或補充劑、罹患糖尿病等因素。上述族群要格外留心。
國健署同時建議,美國癌症研究所(AICR)指出,規律運動、適量飲用咖啡、健康飲食及維持適當體重,可有效降低罹患子宮內膜癌的風險。
照片來源: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