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快樂?調查:六都青少年近2成明顯憂鬱 家長得懂一招助孩子紓壓 - 匯流新聞網

HEALTH

不快樂?調查:六都青少年近2成明顯憂鬱 家長得懂一招助孩子紓壓
不快樂?調查:六都青少年近2成明顯憂鬱   家長得懂一招助孩子紓壓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放暑假了,家長最好多帶著孩子一起運動!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指出,根據董氏基金會2020年針對六都青少年為對象進行的調查結果發現,有17.6%受訪者有明顯憂鬱情緒需專業協助,值得注意的是,有固定運動習慣者「情緒穩定度」較高,且每周運動天數越多,時間越長者,運動後心情變好的比例越高。

疫情之下,運動還是不能間斷,體育署和董氏基金會今(4)日即共同提醒,即便居家時間長,家長還是要提醒孩子及引導養成規律運動習慣。

葉雅馨說,董氏基金會歷年調查結果,常把運動作為紓壓方式的青少年,近8成3覺得運動後心情有「變好」。此外根據由德國慕尼黑工業大學運動與健康科學系學者發表於2022年《臨床醫學雜誌》的研究也指出,身體健康的孩子自我感覺較好,注意力及生活品質也更好。

衛福部桃園療養院兒童青少年精神科醫師陳質采指出,雖在實證上憂鬱、焦慮與運動間的連繫並不完全清楚,但的確顯示運動會增加腦內啡等產生愉悅感的腦部化學物質的分泌,也可以將注意力從憂慮中抽離,擺脫導致憂鬱和焦慮消極想法的循環;此外,運動能改善體適能,促進社會互動,是紓緩負面情緒較為健康的方法,可以說運動是憂鬱症和焦慮症很好的保護因子。

陳質采強調,每周若進行3到5天,每天至少30分鐘的運動,可顯著減輕憂鬱症狀,然而,對於患有憂鬱症的人來說,開始例行運動可能並不容易,因憂鬱症狀會降低能量、增加疼痛知覺,影響睡眠,導致運動的動力減少。建議可從每天步行5分鐘,或從事瑜伽等任何喜愛的運動開始,隨著活動越來越成形,將會期待一天中這些輕鬆休息的片段,進而享受這過程,這時再進一步將運動時間逐步拉長。

葉雅馨則建議,學童運動習慣養成需要父母從旁的引導及陪伴,父母可以先探索孩子喜好選擇運動,循序激發他們對運動的興趣,用「玩運動」開始,從不排斥、逐漸喜歡到變成習慣,父母可以身作則,而與孩子一起運動也能增進親子關係。

照片來源:董氏基金會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疫情器官勸募一度中止 熟男反覆心肌梗塞苦撐8個月「換心」重生

連爆3款藥品品質不穩! 食藥署公布這些漱口水、皮膚軟膏全回收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R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