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溫度驟降,血管收縮、血壓上升,正是心血管疾病發作要命的高峰,量血壓是自保之道,但你知道怎麼量血壓才正確、才準確嗎?國健署提醒,居家血壓量測要照著「722」原則:「7」連續七天量測、「2」早上起床後、晚上睡覺前各量一次、「2」每次量兩遍,才可以清楚掌握自己的血壓狀況。而若出現胸悶、胸痛、手臂疼痛、呼吸困難、噁心、極度疲倦、頭暈等徵兆,很有可能就是心臟病急性發作。
容易被高血壓找上門的人,其實成因眾多,一般而言包括環境因素,體重過重、攝取過多的鹽分與酒類、缺乏適量的運動等。
國健署慢性疾病防治組組長吳建遠表示,時序進入冬季,天氣多變化,低溫與溫度驟降都會造成血管收縮,使血壓上升,增加心血管疾病發生的機會。尤其,血壓升高時,多數人自己認為沒有明顯不舒服症狀,唯有透過「定期量血壓」清楚掌握血壓狀況,才是做好血壓管理的重要關鍵。
台灣高血壓學會理事長高憲立強調,血壓不是固定的數值,會隨著時間、情緒、季節有些許變化,正常血壓值應等於或小於120/80mmHg,當血壓達130/85 mmHg即有偏高情形,140/90 mmHg以上就代表有高血壓,而且高血壓可能造成很多後遺症,會影響到腦部、心臟、腎臟和眼睛等。
高憲立警告,很多人到醫院看病時才順便量血壓,這只能表示當時的血壓,並不是長期的血壓狀況,而且民眾到了醫院通常比較緊張,血壓會升高,恐怕不準確!台灣高血壓學會持續推廣居家血壓量測及「722」原則,就是為了要讓更多民眾注意到自己的血壓,正確測得血壓。
國健署提醒,若有高血壓家族史,又屬肥胖體型,建議養成定期測量血壓習慣,更要從年輕時開始調整健康的生活型態,如採低油、低糖、低鹽及高纖的飲食、拒菸酒、適度運動(1天至少運動30分鐘),才是做好血壓管理的重要關鍵。
另外,對於罹患慢性疾病患者及長者,血壓控制更為重要,除落實良好生活型態外,更需持續規律服藥,切勿擅自停藥,讓病情得到妥善的控制。而因應溫差變化大的天氣,提醒心血管高風險族群及長者,外出要穿戴帽子、口罩、手套及保暖衣物等,務必做好禦寒保暖的工作,防止因溫度差異太大或低溫誘發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如果出現胸悶、胸痛、手臂疼痛、呼吸困難、噁心、極度疲倦、頭暈等心臟病徵兆,很有可能就是心臟病急性發作,應該儘速撥打119就醫。
照片來源: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素獅子頭竟「裝蒜」! 北市抽驗素食產品不合格最高可罰400萬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